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60章管住了下半身
李治看着手中的奏疏《請罷夏州刺史疏》,一眼就認出了這是陳青兕的字跡。
這個時代的書法以歐陽詢、虞世南爲先,然後是王羲之、王獻之……
大多人練習書法都學他們,對照他們的字帖筆跡臨摹,得其三味,天賦平庸的永遠是模仿者,在書法上有一定造詣之人,會在不斷地練習中生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不是因爲二王的書法遜於歐陽詢、虞世南,而是王羲之、王獻之的真跡不是隨便能夠得到的,反之歐陽詢、虞世南是同時代的人,他們的字帖,流傳最廣,最容易獲得,學生自然遠勝二王。
李治每天收到的奏疏,十之五六有歐體、虞體之風,一二有二王之形,剩餘纔是學至其餘書法名家,或者乾脆橫豎撇捺未有定式的,如陳青兕的書法就是如此。
這本在情理之中,陳青兕出身貧寒,連筆墨紙硯都難以供給,更別說是書法名家的字帖。
但讓人驚訝的是陳青兕的字很是規整,寫的不算漂亮,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書法功底不深,筆下勁力不足。
可古怪的是他寫出來的字有一定的韻味,細究起來,除了功力不深,其他的非但找不出毛病,反而有自成一家的感覺。
一開始李治以爲自己是愛屋及烏,因爲欣賞陳青兕,所以對於他那中規中矩的字也有一定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