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裴行儉這位儒將的能力,陳青兕自然不會懷疑,有他在西域,一切無憂。
朝廷對西域的態度現在就是求穩發展,只有西域穩固,商道才能賺錢,朝廷纔有餘力收拾高句麗。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海東。
李治對於海東高句麗有着特別的執念,談論到此處的時候,整個人的氣勢都變得不一樣了。
殿下文武也肅然謹慎。
李治目視兵部尚書姜恪。
姜恪直起身子作揖道:“海東的情況現在很是激烈……”他說這話的時候,忍不住看了陳青兕一眼,身爲兵部尚書,他已經發現朝廷的軍事部署已經完全爲這個青年左右了。
除了西域他沒有涉足,北地的三受降城體系,青海吐蕃的戰略構想,都是源於他手。
這還是在不在兵部任職的情況下,若他入了兵部,成爲了兵部的第三把手,憑着他現在掌控的政治資本,哪裏還有自己說話的地方?
心念於此,姜恪打了一個哆嗦,回過了神說道:“因爲朝廷減弱了對高句麗的壓力,也放縱了對百濟的管制。現今兩國對新羅的攻勢越發猛烈,新羅已失不少城池。但都是一些邊境小城,圍繞他們都城修建的關鍵城池,並未失陷。面對高句麗、百濟的夾擊,新羅看似不敵,內裏卻顯得遊刃有餘。當然百濟、高句麗都未敢全力進攻。高句麗是怕我軍突然加強攻勢,儘管我們最近進攻消極,可只要我們邊境有部隊,哪怕什麼也不幹,高句麗都不敢放鬆。他們的主力,始終防備在遼東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