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黃鶴樓》大火,天下士人逐字逐句地推敲整首詩句的結構與含義,對於裏面的“愁”字,也有千奇百怪的解釋。
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離別之愁。
陳青兕在江南生活了二十餘年,那裏有太多值得思念之處:有啓蒙的恩師,有知己親朋,更是恩大於天的父母埋骨之所。
奉詔入京,背井離鄉,固然有着大機緣,可身爲至孝之人,別離故土,難免愁思。
這是陳先生,重情重義的體現。
很多時候,一個簡單的行爲,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在特別人眼中就是飽含各種深意,他們會發揮自己的腦洞想象,作出各種自我的理解解釋,還恰有其事。
陳青兕本有自己的一番說詞,但發現自己的說詞好像沒有世人理解的那麼好,果斷採用了世人幫着找好的理由。
“江南乃我故土,山川秀麗蒼茫,煙波浩渺婉轉。自知事以後,一切點滴記憶都發生在那片土地上。尤以家鄉義興爲最,家中祖宅隨處有着母親忙碌的記憶,田地裏會出現父親佝僂的身影。突獲聖恩,固然是受寵若驚,卻也滿心不捨與彷徨。當時登臨黃鶴樓,見周邊景物,忽然心有感觸。”
他說起瞎話來也是不打草稿,一套跟着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