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赤瑪洛作爲吐蕃的未來王后,是吐蕃贊普一派的不假,可噶爾東贊是吐蕃的大樹,地位等同於蜀漢的諸葛亮。
劉備死後,叛賊都打到了成都,就蜀漢那內憂外患的爛攤子,沒有諸葛亮,就劉禪撐的起來?
沒有噶爾東贊,就一個三四歲的贊普,坐得穩贊普的位置?
哪有大事未成,就殺忠心耿耿的丞相的?
赤瑪洛道:“算了,不說了,都離題了。除了《黃鶴樓》,在下也喜歡陳侍郎的《憫農》,太貼切了,在下彷彿拜讀,甚至感同身受,紅了眼眶。在我們吐蕃也種着糧食,只是我們種的不是稻米是青稞……高原受雪水滋潤,有不少可以耕種的土地。大相劃定田界,將所有適合耕種的土地都規劃出來,不允許畜牧,只能耕種,還將人劃分爲農民和牧民,讓他們耕種田地,放牛放羊。”
“得上天庇佑,高原的氣候比原來暖和多了,年年都是豐收。可農民和牧民還是喫不飽,穿不暖,生活很是拮据……”
她這說的可不是假話。
在中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真要將百姓逼到極處,那是能夠掀翻棋盤的。
所以真正有點腦子的上位者都不會對百姓壓榨的太狠,只有太平,他們才能享福。
而吐蕃剛剛從奴隸制轉型,並沒有徹底封建化,所謂的農民、牧民更多的是農奴、牧奴,地位跟牲口差不了多少,能活的好都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