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青兕直接繞過了初唐四傑的摸索,陳子昂、劉希夷、張若虛三人的奠基,直接給人展現盛唐時代詩仙李太白、崔顥、韓愈這類文壇頂尖人物的風采。
步子邁得太大,上官儀不適應,但並不妨礙他理解。
但是他不能說,他是宮體詩的領軍人物,連他都選擇妥協,那他本人就無任何存在價值。
薛元超的情況比上官儀更加嚴重。
上官儀是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而薛元超是不知道自己的定義,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他十一歲便入弘文館學習,入仕後又兼任弘文館學士,人生前求知的二十年都在弘文館。他在這裏積極參加宮廷的文學唱和生活,是李世民、李治兩朝宮廷唱和的主要人物。在當時詩人中,聲名最盛者爲上官儀和李義府,他深受兩人的影響。
但其實薛元超跟駱賓王、王勃、盧照鄰是一路人,都是文壇的改革派。
只是他未能正視自己……
歷史上他被貶蜀地十年,在特定的環境下,完成了自我昇華,完成了對上官體詩風的超越,比上官儀多走了一步,成了詩歌革新的積極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