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確實就像傅明城說的那樣,木村太太十分溫柔,笑容和氣,不但能說中國話,接待亦是非常得體,讓蘇雪至很快就消除了初次登門的陌生之感。主客見面過後,木村太太帶着第一次登門的客人,略略參觀了一下房舍,蘇雪至看見客廳的牆上掛了一張三口全家福的照片。
看照片,應該是年輕時的木村夫婦。太太膝上,抱坐了一個小女孩。
見客人目光被照片吸引,木村太太微笑:“她是我和木村君的女兒。可惜很多年前,不幸生病去世了。我們後來再也沒有孩子。所以木村君經常對我說,每次當他幫孩子治好病,他就會覺得,我們女兒的生命,好像在那個孩子的身上得以延續。”
蘇雪至不禁想起木村爲周小玉特意建醫療檔案的事。不但醫者仁心,令人起敬,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段往事。
冬日天黑得早,喫過晚飯,木村請客人喝茶,談及清和醫院之前因爲那樁手術意外而惹上的官司,除了感嘆術後感染防不勝防,更爲自己上次的失誤深感愧疚。
現在,像敗血症、心內膜炎等病症,都被認爲是“絕症”。一旦罹患,基本就是死亡。
就在前幾天,軍醫學校附屬醫院也接治了一個受傷的士兵,士兵傷口已經感染,轉爲了心包炎,儘管和校長全力救治,但士兵還是不幸死去了。
蘇雪至當時就在現場,眼睜睜看着那個看起來不過才十七八歲的年輕士兵就那樣死在了自己的面前,而自己束手無策。
原本,像這種感染,青黴素完全可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