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道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舉個例子,摔抱部如今大部分學員優先選擇的是‘裹衣勁’,因爲裹衣勁的特點是在抓拿摔抱的同時,在異化組織的配合下,使得勁力於一瞬間遍佈全身,起到攻守一體的作用。
這有其必要性的,因爲近距離貼身格鬥,你身體的要害基本上和敵人處於貼近的狀態中,這並非是擂臺格鬥,不會有人遵守規則,無論是腦袋、面門五官,還是後腦脊椎,被人抓拿或擊中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比如散手裏有這麼一招……”
說到這裏,他五指虛握,大臂不動,只是小臂往上提一點,再輕輕往下一落,“啪”的一聲,身旁的檀木小案直接裂成了紛飛的木塊。
他說:“這一招名爲‘震空槌’,發時力貫梢節,特點是發力快,動作幅度小,專門是用來對付下潛抱摔的。”
陳傳看着那碎裂的一地小案,還有滾落到自己面前的木片,可以想象,格鬥時後腦勺要是挨這麼一下,那必然也是碎了。
成子通說:“可要是練了‘裹衣勁’的人,只要勁力布身,就可能防住這一擊,那下來就是這個人的制勝回合了。”
從實戰角度說,因爲勁力需要呼吸來調動,發出時往往只有一眨眼的工夫,從表面上也是看不出來的,所以戰鬥時是非常考驗經驗和判斷力的,生死通常一瞬間就能決定,不是誰的勁力更高明就穩勝的,還要看運用和把握的機會,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所以先略過不談。
再說回勁力,習練的勁法不同,異化組織的生長方向也會有所不同,還是以裹衣勁爲例,裹衣勁通過反覆習練,刺激異化組織的生長,就會在皮下逐漸形成一層強健以及充滿韌性的異化皮膜。
學員每次發力,伴隨着呼吸,皮膜繃緊撐張,身上自然而然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就如同裹上了一層堅韌厚實的皮甲,這就是裹衣勁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