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融把歇息好了的安子召過來, 問他使錢贖回白泉的可能性,安子愣了愣,意外道:“小人以爲, 應該可行,慶王爺極好奢華,因此開銷極大, 他扣下大掌櫃,就是想大掌櫃替他打理生意, 貼補一二。”
依律制, 藩王是不許插手四民之業的,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或使世僕, 或轉掛姻親名下, 不但當地官府無可奈何,就是報到朝廷來,天子一般不想顯得對親戚太刻薄,往往也不了了之。
既然安子也這麼說, 許融就不猶豫了, 在他的協助下, 抓緊時間打理起商行來。
吉慶商行的總部設在蘇州, 白泉帶了一部分人到平涼去開拓新版圖, 留了另一部分老人在蘇州替他看家, 總賬也在那裏, 許融去問林定借了兩個家將, 陪安子一起跑趟腿,去將賬本取來。
天氣愈加和暖,走運河順水而下可以直抵蘇州, 加上粗略盤賬的時間,大約半個多月就夠了。
想來這段時日之中,白泉總可以維持住平涼局面。
她就又琢磨起等商行那邊落定後,真正對接上慶王,要怎麼跟他打交道、怎麼把人平安換回來等事宜。
至於林信上的那封書,她與林信一般,都沒多想,他做了官,那自然是要擔起爲民責任來的,這年頭百姓看天喫飯,看的不但是頭頂那個天,也是京裏這個天,朝廷越及時得知旱情,越早做賑災預備,百姓們生的希望就越大,等過了這一季收成,撐到新麥種灑進地裏,就能熬過去了。
事實上,朝廷的反應比他們想象的都要快。
報災是件大事,通政司的官員在將當日奏本分類時發現了這一封,未敢耽擱,當時就遞進了內閣,在內閣經過了一點爭執——因爲這奏本上的其實奇怪,竟不是平涼方面的任何官員,而是來自不管庶務的翰林院翰林,其中一個還是新的不得了的新官上任,如此消息是否準確,是否需要驚動聖上,就成了閣老們爭議的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