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如今三國鼎立的局勢之下,都城的遷徙無論朝向何方,實際上都沒有太過重大的意義。畢竟,在這瞬息萬變的局勢中,在自己的領地之內,任何一處地方都有可能在瞬息之間成爲烽火連天的前線。故而,在確立都城之時,只需着重考量其是否安全,是否風調雨順,地理條件是否適宜等關鍵因素即可,無需進行過多的思量與顧慮。畢竟,世間諸事變化莫測,計劃往往難以跟上變化的步伐,倒不如順應時勢,靈活變動。
劉宏和沈策乘坐着風行舟翱翔於天際,從空中俯瞰大地,能夠清晰無比地瞧見三十萬大軍的行軍路線。這規模龐大的萬大軍自然不可能擁擠在一條道路上前行,而是明智地分成了三路,每路皆有十萬人馬。他們由東南方向朝着西北方向穩步挺進。每一路都互成犄角之勢,彼此呼應,配合默契。單是從這井然有序的佈陣和行進方式,便能一眼看出這中軍將領必定是一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大將軍,深諳行軍作戰之道,善於排兵佈陣,能夠根據地形和局勢靈活調整戰略,以確保大軍在漫長的征途中保持穩定的態勢,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從北方大河東岸延伸至日隱城,這一大片區域皆爲廣袤無垠的平原。然而,當日隱城再往東或是往東南方向延展,景象則截然不同,呈現出一片片連綿起伏的丘陵地帶。這片丘陵地帶極爲廣袤,自北面的海洋起始,一路向南徑直延伸至中部的中央大河河岸。也就是說,日隱城的西南方向依舊是平坦開闊的平原,但從日隱城的東北、正東以及東南方向由北向南望去,卻是一大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其間矗立着一座座連綿不絕的小山。這些山峯的海拔並非高聳入雲,最高的也不過二三百米左右。
可別小瞧了這看似不高的連綿小山,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路途變得不再平坦順暢。這片丘陵的東邊是一片廣袤的平原,正因爲如此,在這一片丘陵的每一個隘口,無需派駐數量衆多的士兵,只需有幾千上萬人,便能牢牢守衛住一整個隘口。這也正是沈策在成功佔領日隱城之後,並未打算向南繼續進擊,也不準備向東跨越這片丘陵地帶發起進攻的關鍵原因所在。
在日隱城的南邊,平原和丘陵地帶的交界之處,楊烈的軍隊巧妙地依託丘陵的獨特地形進行着嚴密的防守。而在東邊,同樣有楊烈的軍隊嚴陣以待,守衛着每一個能夠通過丘陵地帶的隘口。因此,沈策若想要對這些地區發起進攻或是在此地作戰,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切不可意氣用事、魯莽行事。倘若只是腦袋一熱、不加思索地貿然行動,只會導致手下的士兵遭受慘重的傷亡,這是沈策絕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在這片由北邊大海一直貫穿至中央大河、直接橫亙在暗影禁域北方地區的丘陵地帶的正東邊,又是一片遼闊無邊的平原。在這片平原的南邊,靠近中央大河的北方河岸,隔着一座巍峨的大山之處,便是楊烈的都城所在。
由此可見,這三十萬大軍的進擊之路絕非坦途。他們首先要跨越眼前的這一片平原,接着還需穿越日隱城東南方向那地勢複雜的丘陵,隨後才能抵達日隱城南邊的平原,最終才能夠對日隱城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