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夥兒不用看,聽得出來是史彥超的聲音,一個個面面相覷,並不搭腔。
……等大臣們各回衙門,宦官楊士良便來到了養德殿,俯首在郭紹耳邊小聲說了起來。
郭紹聽罷道:“朕知道了。”
楊士良道:“奴婢正巧要出去,大臣們當衆嚷嚷的話,也沒想着瞞着誰。那昝侍郎一直沒吭聲,顯是被王使君說中了,支持南伐交趾不過是爲了逢迎官家。”
郭紹道:“朕起初就明白。昝居潤的見識眼光,根本比不上王樸和魏仁浦,見解豈能比他們高明?”
楊士良忙躬身道:“官家英明,文武大略豈是大臣能知?”
郭紹看了他一眼,道:“也不怪王樸等人。在他們看來,除了交趾,大理國、西南山區土司、吐蕃諸部、河西西域諸國都不受朝廷節制,沒一個地方比不上交趾重要;交趾雖不與朝廷往來,相比之下至少沒有威脅。他們不主張先攻交趾,有其道理。”
如果郭紹不是站在後世通觀歷史全局的角度,恐怕也和大夥兒一樣的看法。因爲僅在此時,根本看不出交趾與諸多土著的割據政權有什麼區別,現在除了建國號的地方,連稱帝的都還有。
但是,郭紹明白交趾與其它地方的區別。此時是一個獨立民族形成的關鍵時期,建國後,他們會逐漸形成習俗、文化和認同感……如果錯失時機,中原王朝在百姓心裏就是侵略者,等以後想再收復,統治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天下最難得到的是人心。”郭紹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