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知道,90年代的時候,人民羣衆對於看電影的熱情降至了冰點。
首先因爲上頭政策的變動,讓主旋律電影成爲了主流。
可那會兒的主旋律電影,基本還是早期紅色電影的套路,和同時期的外國電影相比,簡直差了三個時代。
在當時只能總結出一個詞,難看。
而藝術電影方面,也遇到了最嚴苛的時期,剛開始嶄露頭角的第六代導演們,每天都在不過審和禁導的邊緣試探,也不在乎內地市場,全靠大量海外發行來收回成本。
儘管在1998年《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時候,短暫出現了內地影迷觀影熱,但這只是曇花一現而已,反而讓內地觀衆更不願意進電影院看國產片了。
這個時候是馮曉剛的出現,改變了內地電影環境。
他前期的商業電影雖然和情景喜劇差不了多少,但卻將內地觀衆重新吸引進了電影院,重燃了內地觀衆的觀影熱情。
是他培養出了第一批內地商業片觀衆,是他將“電影”從曲高和寡的藝術層面,拉低到了普通人都能接受和喜愛的娛樂層面!
百多年之後,馮曉剛是可以被寫入內地電影史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