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說站手術,20年前的時候,潘華也能一天站十個小時。只可惜,他那時候只有體力沒技術,一天站十個小時,也就是拉拉鉤,抽吸一二,偶爾打個結,縫個皮,都高興的像是白喫了三斤小龍蝦似的。
所謂安慰性打結,獎賞性縫皮,幾乎貫穿了潘華人生的頭五年。
“走,去看看凌然的手術。”潘華站了起來,套上白大褂就走。
小鐵一愣,連忙小跑着跟上,道:“潘主任,就這麼去啊。”
“又不去病房,去手術室看看還不行?”潘華的腳步不停。
醫生們其實經常在不同的手術室中流竄,尤其是性格外向的醫生,手術中途無聊的時候,休息室裏根本做不住,乾脆就像是竄門似的,一個手術室一個手術室的溜達。
普通水平的三甲醫院都是採用手術層的模式,將手術室集中在一個樓層裏以方便管理,大些的醫院其實也是一樣,哪個科室的業務量有本事擴張到能用一層樓的程度,那他們就會得到一層的手術室。
國內在基建投入方面還是相當捨得的。
但不管是大醫院小醫院,手術室內的流竄都很頻繁,不管醫生是無聊也好,是想學習某種術式也罷,是想了解其他科室的情況也好,醫院都很難禁止這種行爲。
潘華到了急診科的手術室,要了刷手服換上,就闖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