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晃,就來到光和五年(188年)。
四月,太常劉焉跳出來了,一個漢室的自家人,打開了天下動亂的水龍頭。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舉賢良方正,闢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爲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爲牧伯,鎮安方夏。”焉內求交阯牧,欲避世難。
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衆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藉以鎮守安定天下。
地方的行政最高長官爲刺史和太守,直接歸中央政府轄制,但地方長官和豪強相勾結的話,中央政府是很難處理的。
劉焉提出的州牧,就是重新起用宗室、重臣爲州牧,在地方上凌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
劉焉的提議,皇帝心動了,主要是有劉寒這顆珠玉在前,他一人節制幽、並二州,讓皇帝省了多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