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站在天書碑,親眼看到碑上的那些線條,則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千萬年來,這座石碑在廬下沉默無言,依然神祕。
……
……
黑色石碑上的那些線條,在陳長生的眼裏浮了起來,碑面右下方那道本來深陷石質裏的刻痕,忽然間變成了一道隆起,附在其邊緣的數十道細線,也隨之離開了石面,竟給人一種飄浮的感覺。
陳長生知道這是錯覺,這是神識與天書陵發生聯繫之後,對真實視界的一種干擾。小時候在西寧鎮舊廟裏讀道藏的時候,他看過很多國教前輩對觀碑的記載,所以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並未感到喫驚,而依然保持着絕對的冷靜。
所謂變化其實沒有任何變化,那只是光影的改變,客觀真實還在那裏。
無論陰晦還是暴雨,無論石碑上方有沒有這座廬,無論碑面是溼還是幹,看着是幽暗的,還是刺眼的,碑始終還是碑,碑上的那些線條,始終還是那些線條。然而碑文與民間流傳的那些拓本相比,最大的區別不正在於這種變化嗎?
位置是相對的,外顯也是相對的。
位置隨參照物的位置變化,外顯隨環境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