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四年不修行,只讀書,一年通幽。二十日不解碑,只靜坐……一日看盡前陵碑。”
教宗大人知曉今日天書陵裏發生的事情後,對陳長生做了這樣兩句點評。隨着某些國教大人物刻意的傳揚,這兩句話就像晚霞一般,迅速地在京都流傳開來,震撼中的人們,再次望向南方那座天書陵,生出各種情緒。
無數年來,一日看盡前陵碑,只有周獨夫曾經做到過,今天陳長生也做到了,難道他會是第二個周獨夫?然而已經有些人注意到了一些難以理解之地方,據天書陵裏傳出的消息,陳長生的境界氣息並沒有隨着解碑而發生變化,依然還是通幽初境。要知道當年周獨夫漫步天書陵間,眼落碑文,步踏廬間,境界氣息無時無刻不變,就拿今年初入天書陵裏的那些人來說,槐院鍾會已然破境通幽,還有很多人如唐三十六也已經看到了破境的可能,按道理來說,陳長生看完十七座天書碑,理所當然應該有所參悟,就算沒有當場破境,也應該有所提升纔對。
辛教士攙扶着主教大人梅里砂來到了離宮,對着教宗大人蔘拜後,他提到了京都此時的議論,猶豫片刻後又說道:“很多人都在懷疑,陳長生是不是用了什麼取巧的法子,甚至是不是我們國教在天書陵裏做了什麼手腳。”
“參悟便是參悟,解碑永遠是修道者自己的修行,誰也沒有辦法真的改變什麼。”
教宗大人拿着木勺,向青葉盆栽裏澆着水,說道:“我不認爲那孩子有機會追上當年的周獨夫,畢竟那需要極大的魄力,而且與性情有關。他表現的如此出色,已經讓我相當滿意,甚至可以說相當意外。”
梅里砂說道:“我現在最想知道他看到最後那座碑時會是什麼反應,會不會像我們今天被他折騰的這般意外與喫驚。”
教宗大人的木勺停在了青葉的上方,微微傾斜,似乎因爲想到什麼而有些出神,神奇的是,勺中的清水竟然沒有淌落。
辛教士在一旁怔住,不解想道,天書前陵十七座碑,已經被陳長生盡數解開,怎麼還有最後一座碑?
教宗大人搖了搖頭,繼續澆水,說道:“就算看到,難道還能解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