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九九四年的初夏,省西小城高陽縣被無休無止的暑氣烘烤着,這一年,讀高三的易天行已經十七歲了,一米七零的個頭,平平實實的一張臉,不胖不瘦,毫無疑問屬於往人堆裏一丟,連泡都不會冒一個出來的普通人。
不過他在就讀的縣中勉強算是個名人。這名出的比較奇特,屬於異類之名,誰叫他和世上絕大多數孩子的生活相差太遠了呢?他無父無母,卻也算不得孤兒,是被城西頭那個拾破爛的老頭兒養大的。
打小的時候易天行便開始跟着自己喊爺爺的老頭兒在四處的垃圾堆裏刨東西來賣,他一直把這叫做刨食兒,也對,就是從垃圾裏刨些可以換成食物的東西。
直到很多年以後,城關一帶的人們還記得八十年代早期,有一個長的機靈可愛的小孩,身上卻滿是污穢,更會記得這個小孩剛學會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地上給自己的爺爺揀菸頭了。
小孩會走了之後,除了在垃圾山上刨食兒之外,又開始到西街菜場那塊天天蹲着,小小的身子,雙手籠在袖子裏面,看着很是好玩。他不是去看有什麼好喫的,他是去揀桔子皮,鄂西的這座小山城盛產桔子。
小傢伙用那雙小小的手掌,在污泥滿地的菜場裏面拾着別人剝下來的桔子皮,然後兜在懷裏,顛顛跑着回家,放在自己的小牀上,等大太陽的時候,再拿出來哂,哂幹了的桔皮可以賣一角二分錢一斤。小傢伙攢着錢,然後在菜場裏給自己的爺爺買了一袋菸葉子。
當小傢伙緊張兮兮地從懷裏掏出一大把角票遞給煙販子時,市場裏的所有人都笑了起來,誇讚他孝順。
他那時候不懂孝順是什麼意思,他只想讓自己最親最親的爺爺不用每天揀菸頭,他想讓自己最親最親的爺爺可以像河邊那些閒嘮的老太爺一樣,可以拔着菸斗。
他喜歡菸斗上面飄出來的青青的煙。
旁人贊他孝順,也不過就是讚歎兩聲。爺孫倆的生活也沒辦法好起來,每天還是要到各處的垃圾堆裏面去刨,每晚還是要回那個破破爛爛的小黑屋,嗅着屋裏的臭氣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