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歸元寺內一片安靜,偏殿之中有一木桌,桌上平平放着一本經書,經書書頁作黃色,上面殷硃筆跡寫着極娟秀純正的二百六十二個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二百六十二個字,從頭讀到尾,從尾讀到頭,仍然是這麼簡簡單單,乾乾淨淨的二百六十二個字,縱使這本心經上的字,全是高僧舌尖血所描。某任傳經者鳩摩羅什翻譯的頭一句,便是:觀世音菩薩,而另一任傳經者翻譯的頭一句,卻變作了觀自在菩薩,便是這兩字之變,在禪宗史上卻是件大驚擾,而這些文字落在鄒蕾蕾的眼裏,更是驚擾。
她轉頭無助地望着本朝本代的新任傳經者,那個佛宗的山門護法,易天行同學。
“我看不懂。”
易天行苦笑着撓撓腦袋,心想當初自己找斌苦和尚要這歸元寺深藏的血書心經修行,可是費了不少功夫的,如今你這丫頭輕輕鬆鬆就看着,居然來了這麼清清脆脆的四個字,只好溫柔講解着。
“聖嚴法師曾經說過: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遠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做觀自在。”
“先說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
“嗯?等我想想噢。”易天行開始在腦海裏翻着當年看的佛經,只是這異能有些日子沒有用過了,竟一時半會兒沒想起來,過了許久,才應道:“這心與金剛經中的心不是一回事,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