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烏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要還在出劍,不管如何,都是有招,非絕對意義上的無招。
“無招……”長孫景和虎道人都聽得若有所思。
“要想‘無招’,須得初步掌握招式之中蘊藏的少數不變規律,否則隨意亂來,就真的是小孩亂舞,敵人根本不會被迷惑,一招便能將你撂倒,而且也容易不自覺地帶上不變的規律,依然被人看破猜出。”孟奇走到大樹前,語氣冷淡,背影深沉。
“那無招之後呢?”長孫景大膽詢問。
孟奇也不算想得太清楚,一邊藉此整理思路,一邊緩緩開口:“重新回到‘有招’,徹底掌握萬變之中不變的規律和精義,信手拈來,便是妙到巔峯的招式,或許古樸,大巧若拙,或許繁複,引人入局,也或許‘無招’,出其不意,在這種高手眼裏,重新失去了‘無招’的定義,招式只分適用和不適用。”
“再之後呢?”長孫景聽得入迷。
“再之後?”孟奇聲音變得感慨,“心中之劍。不管是有劍,還是忘劍,終究是淬鍊心靈,與自身之劍交感,與天地自然交感,招式真正開始貼近本質,貼近天地玄妙,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劍的本質,回到那幾個問題,什麼是劍?爲什麼是劍?它在自身生命、武功之中處在什麼位置,它在天地運轉的規律與法理間又代表了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此乃自身劍道之始。”
“踏出去之後,內外天地交匯,長劍與自然交匯,一劍既出,法理內蘊,上可決雲氣,下可劈黃泉,高山難阻,滄海不掩!”
雖說半步外景之難強於外景,畢竟打開生死玄關,架通天地之橋與神祕危險的眉心祖竅息息相關,稍有不慎就會變成白癡或直接死亡,對自身心性和感悟也有一定需求,但外景並非不難。
它對自身心性有要求,與本身對天地自然的感悟有關係,若有好的功法,好的資源,心性和感悟相對要求就不高,而若是像這個世界的武者,既沒有打開眉心祖竅的辦法,只能像幻形大法一樣走擦邊球,也沒有內外天地交匯的細節性法門,要想成功,心性境界和自然感悟都必須達到很高的程度,差不多等同於真正外景的狀態,這才能打破玄關,內外交匯,一步從九竅踏入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