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烏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遠山沉吟道:“那位聖佛乃神話時代早期的大能,自衍淨土後就絕於塵世,傳聞已經涅槃,由於時代久遠,他的種種事蹟流傳甚少,對於八九玄功,本派記載只有能證菩提金身。”
“‘菩提’者,智慧,覺悟,無上正等正覺,與代表真如本性、自身佛性的‘如來’同爲佛門描述最高成就的詞語,故而如來金身與菩提金身並稱。”
孟奇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這點。
他好歹也出身禪宗佛門,最講究開悟,最講究探求自身佛性,心外無佛,如來金身和菩提金身的正確含義早就聽過不知多少遍,它們雖然分別是佛祖和聖佛所創,命名卻不像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法身和地藏金身,由首先證得之人而來。
當然,凡是能證得佛陀金身的,都少不得帶上如來二字,但在世人眼中,如來就等同於佛祖。
“既然是智慧,覺悟,無上正等正覺,爲何卻偏重肉身?”張遠山說出自己的疑惑,“而且,‘八九’二字出自我道門,我原先就很費解,這位聖佛爲什麼會如此命名自己的功法,看到能證‘不滅道體’後才略感釋然,或許當初有些不爲人知的故事。”
孟奇被張遠山這麼一提醒,才泛起不解,對啊,肉身成聖和智慧、覺悟、無上正等正覺有什麼關係?莫非後面有變化?
可惜他距離兌換法身七篇還有十萬八千里之遙,無從知曉。
其後幾日,張遠山藉口招待來自附近的好友孟奇,與他、符真真一起遍遊宣武,品嚐美食。
孟奇喫得心滿意足,偶爾會想到阮玉書這喫貨,不知她知曉自己正大快朵頤,會是什麼心情,還能嘲笑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