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坊司把歌舞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健舞,一類是軟舞,顧名思義,前者大多矯若遊龍,後者大多翩若驚鴻,各自有各自的美。
當今聖上李隆基繼位後一度勵精圖治,連酒都很少沾,唯獨戒不掉美色和歌舞。
開元初他便挑選三百樂工子弟到梨園親自教授,世人稱之爲“皇帝弟子”或“梨園弟子”。在皇帝本人的傾力帶動之下,民間也極愛觀賞歌舞表演。
公孫大娘開元初便頗有名氣,如今十餘載過去,她容顏早已不復當時年輕。只不過即便已經三十多歲,她向衆人施禮時依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至少三娘就覺得這個大她很多歲的大姐姐看起來好好看,而且是經過歲月打磨後熠熠發亮的那種好看。
即使是面對賓客滿堂的盛況,公孫大娘依然不疾不徐地行完了一禮,直起身體側耳聆聽堂中的曲聲。她身上沒有絢爛的舞衣,手中亦沒有閃爍着寒光的長劍,彷彿孤零零地站在天地之間。
隨着《劍器》的舞樂響起,公孫大娘的身姿也隨着曲調飛動起來。她手中空無一物,每一個動作卻都透着利劍般的凌厲,叫人感覺回到開天闢地之初,到處蒼蒼茫茫、一片混沌,而她一躍而起,劈開了黢黑的天地。
此處的樂聲漸漸變得悠然寧和,天地間河清海晏、萬物復甦,公孫大娘斂息而立,寂寂然如入鞘之劍。
俄而樂聲轉急,觀者又恍然覺得千兵萬馬洶洶而來,黑壓壓的雲層帶來了彷彿摧折世間萬物的狂風暴雨,一座座城池在風雨飄搖間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