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鍾紹京幾人都覺得很有趣。
只要她不是向自己提問,看她吧啦吧啦扔出一堆問題問得人不知該如何回答還是很有意思的。
王維明顯脾氣極好,耐心地把她的問題一一答了。
科舉制度起於隋朝、盛於大唐,大唐的科舉遠不止進士一科,囊括明法、明算、明經等科目,聽科名就知道主要偏重什麼內容:明法是學律法的,明算是學算術的,明經則是研究經籍的。
律法、算術向來不受重視,明經科也已經沒落了,主要是朝廷通過實踐發覺明經科選出來的大多是死讀書的酸儒,漸漸地就不怎麼看重明經科。
如今進士科可謂是一騎絕塵,旁的科目根本追不上,所以它是競爭最激烈的。
時人其實不怎麼講究狀元不狀元的,常科考試往往連殿試都不怎麼展開,只需要本屆省試主考官敲定了名次即可,得了進士科第一的一般叫“狀頭”,也就是三娘心心念唸的狀元了。
對於想法十分務實的大唐朝廷來說,狀元什麼的一點都不重要,新科進士全是剛考上來的愣頭青,排第一和排第一百又有什麼區別?甭管你是狀頭還是狀尾都得先觀察個一年半載,再通過吏部銓選決定給你授個什麼官。
沒錯,考上科舉不是馬上能當官的,還得再繼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