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國派出使節陸操訪問梁國時,梁王坐着一輛小巧的轎子接見,陸操兩次跪拜行禮後,梁王派遣中書舍人殷炅傳達聖旨慰問。一行人來到重雲殿,陸操被引上大殿。只見梁主身着菩薩服裝面向北方,太子以下均着菩薩衣,護衛人員也都按照儀軌站立。陸操和其他隨從則面向西方依次站立,所有東廂的人都面向西方。這時,一位神祕的道人主持儀式,誦讀佛經三卷。在第三卷的讚頌中,竟然將魏國國主、丞相及南北兩地的男女百姓都一併讚美。禮拜完畢後,梁國朝廷下令全體官員再次跪拜,場面莊重而神祕。
魏國的李騫與崔劼兩位探祕者受命踏上了前往梁國同泰寺的奇妙之旅,甫一抵達,便受到主賓王克、舍人賀季友以及三位神祕僧人的熱烈迎接。他們引領二人穿過寺廟的大門,徑直步入一座宏偉的浮屠之內。只見佛像旁邊赫然有一位手持木板的記錄員,僧人詭祕一笑,對李騫悄聲道:“這位仁兄可是個‘一頭一屍’的角色,專門記載人間罪愆。”李騫瞬間明白了過來,打趣道:“原來這就是僧界的董狐大人啊!”接着衆人步入了第二進殿堂,佛前擺着一隻熠熠生輝的銅鉢,裏面燃燒着明亮的燈火。崔劼忍不住調侃:“這就像是太陽月亮都出來了,可小燭火還不肯熄滅呢。”
轉眼間故事來到了盧縣東邊的金榆山,昔日朗法師派弟子來此採集榆莢,到瑕丘集市換取錢幣,神奇的是,那些榆莢居然全都變成了真金白銀!
時光回溯至後魏時代,胡太后曾就國家命運諮詢一位名爲寶誌的高僧(有人又稱他爲法師),寶誌卻只是抓起一把棗子餵給名叫“朱朱”的雞,暗指即將掌握大權的爾朱家族。
又有那麼一位趙法和找寶誌公預測前程,寶誌留下一句令人費解的話:“無需羽毛的大箭已在弦上,東廂房裏,手腳要快。”不久之後,趙法和的父親不幸去世,預言竟成現實。
歷城縣的光政寺藏着一塊神奇的磬石,形狀宛如半輪皎月,光滑細膩彷彿能滴出水來。敲擊它,聲音悠揚,傳至百里之外。北齊時期有人想將其挪至都城,誰知搬過去後,再也敲不出任何聲響;待石頭回歸原處,敲擊之下,熟悉的樂音又重現世間。世人紛紛傳言:“這磬石是神仙所眷顧,離不開光政寺。”到了本朝初年,着名僧侶玄奘法師踏上前往五印取經的征途,他在西域備受敬仰。我還聽說,曾經見到倭國僧人金剛三昧,他聲稱自己曾到達過中天,那裏寺廟中掛滿了玄奘法師畫像,甚至還有他使用的麻編扇子和筷子,法師被繪製成乘坐五彩祥雲的形象,這些在西域都是前所未見的奇景。每逢齋戒之日,當地僧衆都會虔誠地對他膜拜。
此外,金剛三昧還提到了那蘭陀寺的一個奇特現象:每當僧人們聚集用餐時,食堂中原本有數萬只巨大的蒼蠅,卻會在瞬間自行飛離,齊刷刷落在庭院中的大樹上,彷彿受到某種神祕力量的召喚。這場面,無疑爲那座古老寺廟增添了幾分奇幻色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年輕僧人萬回雖然二十出頭,看上去卻有些呆傻,平時沉默寡言。他的哥哥遠戍遼陽,長久以來音信全無,甚至還傳出了陣亡的消息。家人悲痛不已,正爲他舉行超度儀式。此時,萬回突然捲起一張餅和蘑菇,大聲宣佈:“我哥還活着,我要給他送飯去!”話音未落,他便疾步如飛,比奔馬還快。黃昏時分,萬回竟然帶着一封他哥哥親筆寫的書信回來,那信封還溼潤未乾。算算時間,他這一來一回竟然一天走了萬里路,因此人們稱他爲“萬回”。
武曌皇后當政時期,酷吏羅織冤獄,權高位重之人每天都活在與家人訣別的恐懼之中。博陵王崔玄暉地位顯赫,母親爲此深感憂慮,說:“你應該去請萬回來,這個和尚就像寶誌禪師那樣能預知未來吉凶禍福。”萬回來到王府,面對崔母的哭泣與禮拜,以及贈送的一雙銀製餐勺和筷子,他忽然走下臺階,把那對珍貴的餐具扔到了堂屋的屋頂上,然後甩袖揚長而去,這讓全家上下都覺得這是個不吉利的兆頭。幾天後,家裏人讓僕役爬上屋頂取回那對銀器,發現底下竟藏着一卷讖緯文書。打開一看,全是隱晦難解的預言文字,他們趕緊按照傳統焚燒了這份神祕文書。沒過多久,朝廷的官員突然造訪,大肆搜查預言圖讖,幸好因爲萬回的無意之舉,崔家逃過了一劫,否則早已遭受滅門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