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韋生被引入一間空蕩蕩的大堂,僧人反鎖了門。堂內四處點亮燈火,飛飛就在中央,手持一根短馬鞭。韋生瞄準發射彈丸,卻見飛飛身形靈動,躍至樑上,沿着牆壁疾速移動,敏捷異常,韋生的彈丸再也沒能擊中。韋生改用劍追擊,飛飛更是巧妙閃避,始終距離韋生不到一尺遠,即便韋生砍斷了飛飛手中的鞭子,卻仍未能傷他分毫。
僧人許久後打開門,詢問韋生是否幫其解決了麻煩。韋生如實告知經過,僧人一臉失望,看着飛飛嘆道:“公子證實了你確實是賊,這該如何是好?”那一晚,僧人與韋生徹夜暢談劍術和弓箭之技。天矇矇亮時,僧人親自送韋生到路口,贈送給他一百匹絲綢作爲答謝,二人含淚告別。這場詭異的經歷,就這樣在清晨的曙光中落下帷幕。
元和年間,江湖上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話說江淮之間有個姓唐的山裏人,這傢伙是個歷史迷,還熱衷於修道,經常浪跡各大名山,自稱掌握了神祕的縮錫術,引來不少求學者上門拜師。一日,在楚州的一家客棧,他碰到了一位姓盧的青年,兩人氣味相投,相見恨晚。盧生也對煉丹冶煉有所瞭解,攀起交情來,還親切地叫唐爲“舅”,說是自己的表親。唐先生心腸軟,不願獨自享受山水之樂,就邀請盧生一同前往南嶽衡山。
這一路上,盧生透露自己要去陽羨探訪親戚,不過現在更樂意跟着“舅舅”踏遍山林。兩人途經一座破舊的佛寺借宿,半夜還在熱烈交談。盧生突然問道:“聽說舅舅擅長縮錫術,能不能大致給我說說呀?”唐先生笑着打趣:“爲了學這個手藝,我可是跑斷了幾十年的腿,哪能隨便就說呢?”盧生卻不依不饒,非要唐先生傳授。唐先生推脫說這是師父定時傳授的祕訣,得到南嶽才能傳承。誰知盧生臉色一變,威脅道:“您今天晚上就得教我,否則後果自負!”唐先生大驚,指責盧生:“咱們萍水相逢,本是相互欣賞的君子之交,怎麼突然變得像對待僕役一般粗暴?”
盧生擼起袖子,瞪圓眼睛,凝視唐先生良久,這才坦白:“其實我是刺客,您若不教,怕是命喪於此。”說完,他從懷裏掏出一隻烏韋囊,亮出一把彎月形狀的匕首,對着面前的火熨斗輕輕一削,如同削紙般輕鬆。唐先生嚇得魂不附體,只好全盤托出縮錫術的祕密。這時,盧生反倒笑了,解釋道:“差點誤殺了舅舅。這技術我大概猜了個五六分,所以道歉了。我的師父是位仙人,派我們十個人走遍天下,專殺那些胡亂傳播鍊金術和縮錫術的人。如今我明白了,不會再追究。”盧生拱手施禮後,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自此之後,唐先生遇見任何修道之人,都會以此事告誡他們要謹慎行事。
另外,時任潁州刺史的李廓曾抓獲七名擅長縱火行兇的賊人,他們不僅殺人,還喫掉受害者的肉。審訊時,爲首的賊人交代,他們是在一名大盜的教導下這樣做的,因爲據說喫了人肉後,夜間潛入別人家中時,主人會昏睡不醒,甚至出現夢魘,無法清醒過來,因此不得不喫人肉。而在兩京(長安、洛陽)的旅館中,常常能看到牆上畫着鸚鵡和茶碗,這些其實是江湖黑話中的暗號——鸚鵡嘴的方向指向何處代表行動目標,茶碗的不同樣式則用來傳達緊急程度的信息。
喜歡樊不多奇聞怪談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