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子一晃過去了,一天,主簿的小姨子從遠方趕來探親,兩人相見歡喜無比,便買了酒菜熱情款待。誰知匆忙之中,找不到合適的菜餚,主簿一拍腦袋,決定違背約定,擅自宰殺了這隻羊來招待小姨子。酒足飯飽,兩個女人同睡一室,主簿則在外屋單獨就寢。
就在接近五更天的時候,主簿聽見牀下傳來陣陣憤怒而又哀怨的羊叫聲。他驚慌失措地拍打着牀沿,但這羊鳴聲卻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不多時,一隻羊竟跳上了牀,用羊角撞擊主簿,一邊咬一邊罵,還說出人話來:“當初是你提議買羊等着殺,還跟衆人發誓卻率先背叛,我本來是要等到某日祭祀才死,你現在就把我殺了,忒不仗義!你必須償我性命才能罷休!”
主簿嚇得直哆嗦,連忙承認錯誤:“我知錯了,不敢逃避死亡。但我能否先進屋與妻兒告別,並囑咐一下後事?”羊卻冷冷回應:“既然你當初殺我毫不留情,怎會指望你此刻寬容?”
主簿急急忙忙跑進內室敲門,喊醒正在熟睡的妻子和小姨子。然而,妻子睡得太沉,一時沒能回應。主簿絕望地嚷道:“我因爲冤枉羊而被催命,只想和你們告別,你怎能如此狠心不回應我?我死了之後,你千萬別改嫁,否則我將以鬼魂的身份回來報復你!”妻子驚醒,打開房門,只見丈夫已經倒在一片血泊中死去。
值班的小史事後回憶,當時只聽到主簿在爭論些什麼,卻未曾親眼目睹奇異景象。妻子年輕貌美,家人打算給她另覓佳婿,但每當媒婆上門提親,她總會在夢中受到亡夫的譴責。最終,她決定堅守貞節,終身未再嫁人。
沈浚,字道元,一個來自錢塘的嚴謹君子,素以潔身自律、言談謹慎聞名。他曾居住在湖州仙潭村,某日,因親戚間的婚慶事宜,被邀請進城參加連日不斷的宴會,搞得他頗爲疲憊厭倦。
一晚,沈浚在夢中拜訪了他的好友陸維之。只見陸維之的書房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陸維之正繫着腰帶準備外出。沈浚隨手翻開一本,書中的篇章結構類似《真誥》,他挑選了一篇最爲簡潔的內容閱讀,內容大致如下:
“世人偏好桃李之味,但不可多喫;而喜食蟹則更是滑稽可笑,要知道喫蟹意味着殺戮,修道之人應秉持純陽之道,以慈悲爲懷,減少殺戮。若萬不得已,寧願食用車下的老鼠或是糞坑中的蜣螂。”
沈浚尚未讀完,陸維之轉頭看着他,笑着說:“這文章確實挺古怪,你不妨把它讀完。”兩人相視一笑,沈浚隨即醒來,卻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爲什麼會做這樣的夢。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他終於想起半年前曾有一位婺女僧人懷政來訪,兩人共同暫住慧通寺。那時,懷政做了一道東坡玉糝羹,約沈浚和陸維之共享。不料陸維之趕到時羹已喫完,於是開玩笑贈給懷政一首詩,內容是關於舟中婦人烹製洗手蟹的情景,其中有句詩云:“紫髯霜蟹殼如紙,葡萄作肉琥珀髓。主人鼓勁拆雙螯,酸醋搓橙配新酒。癡禪不解人間味,菜根嚼飽賽死狗。喚你試試翻炒底,換舌品味參禪悟。”在座的人都紛紛傳閱讚賞,然而懷政卻沉默了一會兒,感嘆道:“詩固然美妙,可我們修行之人如何能忽視飲食上的講究呢?”陸維之聽後頗爲歉疚。自那以後,沈浚遵從夢中提示,真的不再食蟹,驗證了“食蟹大可笑”的說法。
又過了兩年,沈浚因服用蒼朮,遵醫囑禁食桃李,這才完全明白夢中那篇異書中“人喜食桃李,桃李不可多食”的警示。沈浚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這段奇妙的經歷,使得這個充滿懸疑色彩的夢境變得生動有趣,同時也揭示了生活中的點滴哲學與道德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