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410年,春寒料峭的2月,永樂大帝朱棣,那位手握五十萬鐵騎、誓要踏平漠北的硬核帝王,帶着他的“帝國雄獅”浩浩蕩蕩地闖進了北元殘部的地盤。這場面,堪比好萊塢大片的開場,只不過主角不是肌肉硬漢,而是位身穿龍袍、野心勃勃的皇帝。隨行的隊伍裏,還藏着兩位神祕大咖,一個叫皇甫仲和,正值三旬壯年,欽天監頭銜加身,玩轉星辰日月,算命比天氣預報還準;另一位是袁珙老先生,七旬高齡仍精神矍鑠,身爲太常丞,相面功夫爐火純青,看人一眼,連人家祖宗十八代的性格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倆人,那可是公卿圈子裏的流量擔當,名氣響得跟廣場舞大媽都知道劉德華似的。
大軍一路向北,硬生生把草原踩成了自家後花園,可幾個月下來,愣是沒逮着正主——韃靼軍的影兒。朱棣心裏那個急啊,就跟貓抓耗子,耗子卻玩起了隱身術。他琢磨着,再這麼耗下去,搞不好自家後院要起火,得嘞,撤吧!可轉念一想,就這麼灰溜溜回去,面子往哪兒擱?再說,手下那幫將領意見比菜市場大媽還多,個個都覺得自己是諸葛亮再世,吵得朱棣頭都大了,乾脆來個“天意決定論”,問問老天爺的意思。
於是乎,朱棣把目光投向了隨軍行走的“天意翻譯官”皇甫仲和。這位天文大拿煞有介事地祭出了祖傳法寶,虔誠得彷彿在跟外星人通話。一番掐指運算後,他拍胸脯保證:“皇上,您瞧好吧,今兒個傍晚,東南邊兒指定有敵軍送上門來,保準錯不了!”朱棣一聽,來了興趣,忙問:“那咱是贏是輸?”皇甫仲和嘿嘿一笑:“皇上您放心,咱先禮後兵,先讓他們得意一會兒,然後咱們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保證最後凱旋!”
朱棣聽完,半信半疑,心想:“你小子不會是忽悠朕吧?”爲了驗證這卦象的含金量,他喚來了袁珙老先生。嘿,這老頭兒也不含糊,卜算的結果跟皇甫仲和如出一轍,連表情管理都做到了驚人的一致。朱棣一看,炸毛了:“你們倆合起夥來糊弄朕是不是?還想拿‘天意’當擋箭牌?!”氣得他大手一揮,立馬讓錦衣衛把這倆“神棍”給銬起來,撂下狠話:“要是預言不準,二位就準備領便當吧!”
這就是那個春天,一場關乎生死的賭局在漠北悄然展開,兩位“天機大師”被關進了小黑屋,等待命運的裁決。而朱棣和他的大軍,也屏息凝神,盯着東南方的天際線,看究竟誰纔是真正的預言之王。
當天下午三點整,申時初刻,外出偵查的“小蜜蜂”斥候們紛紛回巢,彙報稱東南方向平靜如常,連只烏鴉都沒多飛一隻。朱棣一聽,心裏犯嘀咕:“這兩個‘神算子’不會是吹牛皮把自己吹爆了吧?”於是,他派了幾位內侍去小黑屋找皇甫仲和和袁珙,想聽聽他們怎麼說。兩位大師倒是一臉淡定,異口同聲:“黃昏時刻,敵軍必來,您瞧好吧!”
太陽漸漸西斜,眼瞅着就要到飯點了,內侍們突然像熱鍋上的螞蟻,連滾帶爬地跑來大喊:“大事不妙!韃子大軍殺到啦!”話音未落,幾十個蒙古騎兵彷彿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直撲朱棣的大本營。關鍵時刻,幸好朱棣早有準備,安排了一支裝備了安南國進口高科技武器——火槍的衛士小分隊。這些衛士二話不說,舉起“噴火神器”,對着蒙古騎兵就是一頓“燒烤”。領頭的幾個騎兵瞬間變成了空中飛人,剩下的騎兵嚇得肝膽俱裂,趕緊拐彎繞道,欺負起了兩側的軟柿子。
朱棣哪能坐視不理,他噌噌噌登上了望塔,居高臨下俯瞰戰況。這一看不得了,東南邊的自家兄弟們被衝得七零八落,防線眼看就要崩盤。他急得嗓子冒煙,扯着嗓子召喚總兵譚廣:“老譚,帶上你的精兵強將,快去救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