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天津的某個角落,有個名叫穆燦的少年,他原本的家在西北角那片繁華地帶,可惜因爲老爸嗜賭如命,一夜之間就把祖傳的宅子輸得精光。於是,穆家只能搬遷到南臺子東胡同,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小夥巷”。這小夥巷,可不同於一般的地方,它在天津的街頭巷尾流傳着這樣的名聲——專門出產混混的地方。
穆燦年紀雖小,但受環境影響,早早地就與那些混混們打成了一片,身上自然也沾染了江湖的習氣。在他十八歲那年,這小子獨闖江湖,憑藉一手好本事,在混混界裏闖出了名堂,被一家名叫“鍋伙”的幫派招入麾下,從此成爲了他們中的一員青皮。
可別小看這位小穆,他雖然身在“鍋伙”,卻是個多才多藝的傢伙。吹拉彈唱,無一不精。閒暇之餘,他總愛到鼓樓那兒彈弦兒,那悠揚的琴聲總能吸引一大羣人圍觀。小穆長得俊俏,皮膚白淨,口才又好,如果不看他那身特別的“行頭”,你絕對想不到這麼個精神的後生會是個混混。
那什麼是“行頭”呢?簡單來說,就是混混們的穿着打扮。你可能會問,混混們還有專門的制服嗎?嘿,還真有!在清末那會兒,一旦成了混混,就得訂製一套特殊的裝備:青布褲褂,外加一件青洋縐長衣。這長衣平時是不穿的,要麼搭在肩上,要麼挎在臂上。偶爾穿上,也絕對不會繫上老式紐扣,而是要四敞大開。腰間再扎個白洋縐搭包,腳下則是一雙繡花鞋,後跟不提,趿拉着走。明明是好腿,卻偏偏要裝出一副跛腳的樣子,走路時先抬左腳,後邁右腳,一步三晃,給人一種半死不活的邋遢感。再加上那又粗又亮的大辮子,上面塗着桂花油,插着茉莉花,走到你跟前,一股子茉莉花茶的味道撲面而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所以,混混們又被稱爲“花鞋大辮兒”。
在天津的街頭巷尾,小穆總是以他那副標誌性的扮相出現:青布褲褂、敞開的青洋縐長衣,腳下趿拉着繡花鞋,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絕對是個不好惹的混星子,心裏暗自嘀咕:“這傢伙,得躲遠點。”
然而,你別看小穆這身打扮,其實他是個挺有原則的人。一般情況下,他也不會主動去欺負別人,反而,如果鄰居們遇到了什麼困難,他說不定還會伸出援手,幫上一把。更別提他那俊俏的模樣和一身的才華了,簡直就是招蜂引蝶的利器,身邊總是圍繞着不少鶯鶯燕燕。
不過啊,小穆雖然身邊美女如雲,但他心裏卻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人稱“一夜紅”的窯姐。至於爲什麼叫“一夜紅”,有人說是因爲她一夜之間見紅,有人說是因爲她一夜成名,總之,誰也不知道確切的原因。至於她的真名實姓,那就更沒人知道了,只知道她在江湖上人稱“一夜紅”。
一夜紅並非天津本地人,她原籍直隸河間府,跟着哥哥逃荒到了天津。兄妹倆的生活過得異常艱難,哥哥爲了生計,在碼頭上幹起了“扛河霸”的苦活。那可是個考驗體力的活兒,上百斤的物品扛在肩上,順着木板送到船上,沒有一身好力氣是絕對幹不了的。想當年,大名鼎鼎的霍元甲也幹過這個活,因此還得了個“黃面虎”的諢號。霍師傅那身大力氣,加上他那老辣的拳頭,在這一行可是頗有名氣的。而一夜紅的哥哥,雖然不及霍師傅那般威名遠揚,但也是個實打實的漢子,爲了生活,默默地在碼頭上揮灑着汗水。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碼頭上幹苦力的漢子們不僅要有鋼筋鐵骨般的力氣,還得有敢於赴湯蹈火的勇氣。爲了爭奪那有限的碼頭資源,他們時常大打出手,鬥智鬥勇。有時候,他們還得學那些混混的“文打”方式,通過“抽死籤兒”來決定勝負。
一夜紅的哥哥,就是個從苦力中脫穎而出的傳奇人物。他憑着一雙鐵拳,硬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老坦兒,打成了碼頭上的大耍兒。穆燦和一夜紅的哥哥是鐵哥們,兩人曾燒黃紙、飲血酒、喫撈麪,結爲了異性兄弟。因此,穆燦對一夜紅早已熟識,實際上她還比穆燦大兩歲,長得嬌小可人。有一次,趁着哥哥不在家,一夜紅偷偷地將自己獻給了穆燦,兩人共度了一段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