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45年,納塞裏這個名字在伊朗蘇萊曼(Soleiman)這個小鎮上響起,他出生在這片當時還屬於英國管轄下的伊朗土地上。他父親是驕傲的伊朗人,母親則是優雅的英國人,兩種文化的交融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然而,命運的輪盤在1974年爲他指了一個新的方向。納塞裏決定離開熟悉的伊朗,前往英國求學。他滿懷希望地踏上了新的征程,期待着能在異國他鄉書寫自己的傳奇。
學成歸來後,納塞裏卻發現自己的祖國已不再是曾經的那個伊朗。他對當時的伊朗國王巴列維的統治表示了強烈的抗議,結果卻被監禁並被驅逐出境,更糟糕的是,他連護照都沒能帶走。
面對困境,納塞裏沒有放棄。他前往歐洲,輾轉於多個國家之間,申請政治庇護。最終,比利時的聯合國難民署向他伸出了援手,發放了難民證書。然而,這份證書並沒有給他帶來長久的安寧。
1988年,納塞裏在前往英國的途中遭遇了不測。他弄丟了那份寶貴的難民身份文件,而據美聯社報道,他的公文包在巴黎被盜,裏面裝着他的難民證書。一時間,他成了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
沒有證件的納塞裏無法登上飛往英國的飛機,而法國方面也不願讓他進入國境。更糟糕的是,由於他沒有官方文件,法國也不知道該將他驅逐到哪個國家。納塞裏的案子成了國際上的燙手山芋,英、法、比三國的官員們爲此爭論不休。
最終,在1988年8月,納塞裏被迫住進了巴黎戴高樂機場。他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機場生活。年復一年,他睡在機場的一張紅色塑料長凳上,與機場工作人員成爲了朋友。他在員工設施裏洗澡,用日記記錄生活點滴,閱讀報紙和雜誌以瞭解外面的世界。漸漸地,他在乘客中成了小名人,人們都知道這個住在機場的奇特人物。
1999年,那個在戴高樂機場的航站樓地下默默度過了11個春秋的納塞裏,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機——比利時授予了他難民資格。這份重獲自由的通行證,理應讓他踏上新的征程,但在機場與他相伴多年的“戰友們”卻心存疑慮,紛紛猜測這位“機場老頑固”是否會真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