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代嘉慶年間的文人張濤,曾把這跪井與天下奇泉相提並論。他說:“霍山廟的敲鼓泉,神奇在聲音一斷泉水就停;江乘的湯泉,半冷半溫,像湯一樣香甜;多喜冊山的雌雄泉,春夏左邊乾枯,秋冬右邊盈滿;安豐的咄泉,大叫大涌,小叫小湧;而長順的白雲山跪井,妙在取水必跪,其妙不可言也。”
大旅行家徐霞客遊覽了白雲山跪井後,也留下了讚歎的詩句:“噴若玉竇,泄爲瑤池,浮若醒湖,瑩成琉璃。”
關於“跪井”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據說自從建文帝來到白雲山修行後,和尚們每天都要到山下幾里遠的地方挑水,十分辛苦。一日,建文帝來到一山岩下,發現了一處水源,但無論他如何嘗試,都取不到水。最後,他只好跪下去,沒想到這一跪,竟然取到了水。於是,他告訴衆和尚搬磚砌石圍成一井,每逢取水,都要跪而取之。建文帝還親自揮筆寫下了“跪井”二字,立碑於此。如今,這奇觀已被縣文物部門列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歷經風雨,但這井依然倖存,成爲了人們旅遊觀賞的一大熱點。
在遙遠的長順縣城外,沿着蜿蜒的鄉間小路再走幾公里,你會來到一個被羣山環繞、松林蒼翠欲滴的地方,那裏就是猛秋中心校。學校的背後,隱藏着一口神祕的水井,它有個奇特的名字——“冒魚泉”。這泉水終年潺潺流淌,冬暖夏涼,神奇的是,每當清晨的陽光灑下,井中就會隨着水流冒出數百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村裏的人們,拎着撮箕,早早地來到井邊,一邊洗菜一邊捕魚。運氣好的,能撮上幾十條,運氣差的也有十條八條。這些魚煮成的湯,清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大人小孩們都喜歡在清晨時分,來這裏體驗一番捕魚的樂趣。
從長順出發,坐上兩小時的車,你會來到一個名叫睦化鄉簡南村擺拱組的地方。在這裏,有一口看似不起眼的井,但它卻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格篩龍潭”。這口井神奇之處在於,每當天空烏雲密佈、雷聲隆隆,預示着一場大雨即將來臨的時候,井底便會響起奇特的聲音,彷彿是嗩吶、鑼鼓、月琴的合奏,有時聲音詭異,令人毛骨悚然。當地人便愛稱它爲“格篩龍潭”。
由於這口井平時並不顯眼,加上它只在暴雨前纔會奏樂,所以平時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不過,每逢盛夏,當天色陰沉、雷聲滾滾時,井中先是冒出一股紫色的霧氣,接着井底便發出一陣轟隆聲,隨後便是那奇妙的音樂聲。耕地的老百姓一聽到這聲響,便知道暴雨即將來臨,紛紛解開牛繩,奔跑回家躲避。
這個龍潭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村裏有一家人失去了母親,爲了祭奠逝者,便請了一夥民間藝人吹奏樂器。財主聽到後覺得吵鬧,便命家丁將藝人趕走。結果,那悲壯的樂曲聲驚動了上天,老天爺發怒,降下了一場暴雨,財主也因此被洪水淹死。洪水退去後,那裏便形成了這個凹坑,也就是今天的龍潭。從此以後,每當暴雨將至,龍潭便會提前奏出音樂報信,人們便稱之爲“山鄉報警氣象臺”或“龍王報信”。
這個神奇的井在鄉間傳得沸沸揚揚,加上一些迷信色彩,更是讓人對它敬畏三分。不過,對於我們這些好奇心旺盛的探險家來說,這恰恰是一個充滿神祕和魅力的地方。下次有機會,不妨來這裏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