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在時間沒有停止,科技也在不斷進步。在覈災難發生30年後,一個由法國建築師設計的新的巨型防護石棺即將建成,它將取代那個即將到期的舊石棺。這個新防護罩可是個大傢伙,花了5年時間才建造完成,高達110米,重達25噸,據說能使用100年的時間。人們期待着科學家們能利用這段時間找到徹底清除反應堆殘留核物質、清除核污染的辦法。也許有一天,這片被核污染的土地能重新煥發生機,人們能再次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三里島的“無聲尖叫”
1979年3月28日,那天陽光明媚,卻沒想到三里島核電站裏,2號反應堆正醞釀着一場無聲的災難。沒錯,就是那場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雖然,它“貼心”地沒帶走一條人命。但想象一下,放射性物質像調皮的小鬼一樣偷偷溜了出來,把整個電站搞得烏煙瘴氣,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帕利馬雷斯的“氫彈蹦牀”
時光回溯到1966年1月17日,西班牙海岸上空,兩架美國大飛機——b-52轟炸機和Kc-135加油機,竟然玩起了“空中碰碰車”。一撞之下,加油機成了碎片,b-52也散了架,更糟的是,它身上的4枚氫彈也“離家出走”了。其中兩枚“非核武器”還玩起了“落地大爆炸”,490英畝的土地瞬間被放射性鈈染上了“迷彩”。搜尋人員們在地中海里撈啊撈,終於找到了一個“離家出走”的氫彈。哎,這氫彈可真會找樂子。
圖勒的“冰上芭蕾”
1968年1月21日,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上,上演了一出“冰上芭蕾”。美國一架b-52轟炸機在艙內起火後,機組人員決定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結果轟炸機撞上了海冰,來了個“冰上翻滾”。這一滾不要緊,它身上的核武器也跟着破裂,放射性污染物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哎,這轟炸機也是,玩起“冰上芭蕾”來可真不含糊。
溫斯克爾的“火之舞”
再往前追溯,1957年10月10日,英國的坎伯蘭郡附近,一個核反應堆的石墨堆芯玩起了“火之舞”。這場大火可不是鬧着玩的,它讓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像脫繮的野馬一樣狂奔而出。這次事故,可是三里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前最“嗨”的反應堆事故了。
戈亞尼亞的“綠光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