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誰傳的是我傳的?這不造謠麼?媽,你是瞭解我的,你兒子就不是那愛造謠生事的人。”
常蕤替他證明,“那天在副食店,常威說易中海跟聾老太太有勾結,結果姚大媽聽岔了,聽成勾搭在一起。”
“哦,我說的嘛,再咋地也不能造謠他們兩個在一起,易中海有媳婦呢。”
常威突然想起,黑芝麻胡同遇到賈張氏喫燒雞那次,他說過易中海很關心秦淮茹的話,怎麼謠言還匯總了。
這不反而把謠言弄的虛假了嗎!
要麼造謠易中海跟聾老太太勾結害人,要麼造謠易中海跟秦淮茹亂搞,兩股謠言湊一塊,往往證明這事是假的,誰幹的活,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真想給這些謠言散播機上上課,信息傳播三要素,信息源,信息媒介和信息載體。
信息源要主抓一個重點,遍地開花的結果就是誰都不信,易中海哪有那麼好體力,伺候三個女的,還老少咸宜,從桃色緋聞入手,這纔是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路邊新聞,師父和徒弟媳婦,明顯比聾老太太更具有傳播價值。
媒介就是副食店,多好的大衆傳播渠道,比大樹下的老太太們更有傳播性,通過櫃員聊天,無意識讓打醬油買鹽的老太太老嫂子們聽回去。
信息載體就像開花的蒲公英,散播到交道口街道的各個家庭,尤其是喜歡傳閒話的來打醬油,就多聊幾句,通過哎你知道嗎?你聽說了嗎?你認識那誰誰誰嗎?這你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