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會影響我賣石頭嗎?”
“絕對不會!不過,那兩塊石頭沒那麼快賣出去,你恐怕要多留幾天,可以嗎?”
我想了想說:“可以!我們正好在紐約玩幾天。”我本來打算儘快趕回家去陪吳居藍,就沒有做任何遊玩計劃,但現在吳居藍也來了紐約,正好可以改變一下計劃。開玩笑!二十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不好好玩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
接下來的四天,我一邊和時差搏鬥,一邊按照網上的旅遊攻略,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自由女神像、帝國大廈、時代廣場、華爾街……一個沒落地全去了。
自由女神像是1886年落成,大都會博物館建於1870年,都是吳居藍離開美國之後的事。他和我一樣,也是第一次來。我和吳居藍一起站在這些建築物前合影時,我一面覺得很開心,吳居藍關於這些地方的第一次記憶是和我在一起,一面又有點莫名的傷感,百年後,如果吳居藍舊地重遊、再來這裏,可還會想起今時今日?
紐約的所有旅遊景點,我們基本都去過了,只差一個百老匯。江易盛問了好幾次是不是該訂票去百老匯看一場音樂劇,我和巫靚靚都裝作沒興趣,不願意去,江易盛只能悻悻地作罷。
事實上當然不是因爲我沒有興趣,而是因爲吳居藍那句關於劇院的話,讓我對百老匯的劇院格外重視。
根據網上查的資料,百老匯的第一家劇院Park Theater建於1810 年,第二家劇院The Broadway建於1821年。毫無疑問,吳居藍在紐約期間,百老匯已經有很多劇院在營業了,他曾在裏面看過戲,留下過不少美好的記憶,所以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我查了一下資料,1838年到1865年,如今在百老匯最受歡迎的音樂劇還沒有誕生,那時正是歌劇的黃金年代。1850年前後,威爾第推出了三部風靡世界的傳世經典歌劇:《弄臣》《遊吟詩人》和《茶花女》。我相信,以當時美國人對歐洲文化的崇拜和追捧,這三部歌劇在紐約的劇院肯定是常演劇目。吳居藍身在紐約,又喜歡去劇院,肯定看過。
前兩部歌劇我查了資料才知道講什麼,後一部我看過小說,也看過電影,對故事很熟悉,就選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