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花絮之“閨蜜的作用”
每個女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會擁有或者曾經擁有幾個親如姐妹的知心朋友。也許你們很久不見,但每一次見面都無話不談;也許你們喜歡一起逛街血拼,喜歡一起眺望遠方的風景;也許你們曾微有嫌隙,但一遇到難題,卻誰也離不開誰。所以,有人說,女性的“完美狀態”是至少有三個閨蜜,她們是你的愛人、知音和死黨。她們總在高興的第一時間出現,當我們的第一個傾聽者,或者分享我們的歡樂,或者分擔我們的痛苦,哪怕在天涯海角,就像金燦燦、江一朵和杜娟。
自從公公去世後,杜娟就和馬康一起搬過去和婆婆一起住。雖說結婚三年了,但以前一直都是她和馬康過自己的小日子。那時候,她多麼想有一天能像別人一樣能和婆婆住在一起,哪怕是一些零碎的家長裏短,杜娟也覺得那是一種平凡的幸福,值得嚮往。可是,現如今,當杜娟真的和婆婆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後,她才明白,爲什麼世間會有那麼多的婆媳關係處理不好。
伍春燕是知識分子,但在對待杜娟這件事情上,她的表現連江一朵的那個小市民婆婆都不如。自從馬安山下葬後,伍春燕就再也沒有跟杜娟講過一句話。如果說從前是不理她,是不接受她,那麼現在伍春燕是恨杜娟。儘管老伴在臨終前已經告訴她,這事不關杜娟的事,但伍春燕還是過不了自己心裏這關。伍春燕固執地認爲,如果不是杜娟隱瞞了老伴的病情,馬安山就不會走得這麼早。每次想到這裏,伍春燕看杜娟的眼神都冒着寒光。
讓兒子搬過來是伍春燕的主意,只是伍春燕沒有想到,杜娟也跟着一塊兒搬來了。伍春燕看着兒媳婦在她面前任勞任怨,越發恨她怨她,所以不管杜娟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杜娟做了飯,伍春燕不會喫,而是在兒子和兒媳婦喫飯的時候,自己到廚房去下面;杜娟洗的碗筷,伍春燕會拿過來再洗一次;杜娟拖了地,伍春燕會再去拖一次。總之,杜娟不管做什麼,都是在做無用功。
這麼持續了半個月,連馬康都看不下去了。這天晚上,馬康躺牀上對杜娟說:“要不,你先搬回家,我再來慢慢說服我媽。”
“不,你媽心裏的結打不開,我回去了也不放心。”杜娟看着馬康說。
“辛苦你了。我媽現在這樣,我也不好多說什麼。凡事忍着點兒,有什麼不滿你就朝我發。”馬康緊緊地摟住杜娟輕聲說道。
有了馬康的安慰,杜娟覺得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受的苦都沒有白受。既然愛馬康就要接受馬康的媽,她相信,總有一天婆婆會理解她。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去了,伍春燕的冷漠與日俱增,當然這樣的冷漠只是對杜娟一個人。如果不是馬康在兩邊斡旋,杜娟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像自己說的那樣,會熬到婆婆接受她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