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花婆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裏幾個小的也時不時會加入進去,這不,就連四歲的春燕和春草,也常幫着給柿餅翻個呢。
周氏劉氏,還有馮氏跟春梅,她們四人依舊忙着手裏的繡活,這段時間,帶翻蓋的筆袋和扇套賣的不錯。
上次林三柱送貨過去時,高掌櫃特地叮囑多做一些,周氏幾人當然樂意,都是差不多的繡活,可比起荷包帕子,扇套和筆袋的價格可要多出好幾文呢。
這段時日,老林頭和吳氏包下了做飯的事,老夫妻倆一個燒火,一個煮飯燒菜,兩人有說有笑,彷彿回到了剛分家的那會兒。
如今整個家裏,最沒參與感的怕就是林遠秋了。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這裏唸書可不比現代,每個星期能休息上兩天,這邊除了每半個月放一天的旬假,別的長一些的假期,除了農忙假,怕就是年假了。
其餘時候,林遠秋每日都得早早起牀去族學晨讀,晨讀結束,給半個時辰的早飯時間,然後再回班舍繼續上課,再之後半個時辰的中飯時間,而後差不多到了酉時才能下學了,每日就跟個小陀螺似的。
林遠秋覺得,在古代,小孩子唸書還挺不容易的,就拿自己來說,六歲的年紀,這在現代還是幼兒園的年齡,到了這裏就是正正式式的讀書人了,聽王師母說,那些大戶人家的男孩子,大多四歲就開始啓蒙,自此想睡個懶覺都難。
想想都可怕。
最讓林遠秋佩服的還是王夫子,居然一人可以同時教好幾門課業,除了先前的蒙養教學和明字,以及如今的四書,現下又增加了算學,真是樣樣都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