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4/6頁)
半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在,這好像是她的媽媽了。
沈玉蘭身子微顫,愛立小時候在曾家住了五年,等再接回家,就很少有和她這麼親近的時候,輕輕吸了吸鼻子,搖頭道:“乖囡,以後每天都要好好喫飯,不要再給媽媽寄錢了,有什麼事,要告訴媽媽。”
“媽,我都聽你的,我好餓,家裏有沒有喫的?”顧如發現這個浮腫病容易餓得快。
沈玉蘭忙擦了眼角,進房裏去給女兒拿了兩塊桃酥出來,“怕你嫂子晚上餓,買來給她喫的,你先喫兩塊,爐子上燉着冬瓜筒骨湯,一會好了,媽給你盛一碗。”說着,就拿了兩個雞蛋出來,準備中午再加一個菜。
顧如咬了一口桃酥,看着沈媽媽圍着鍋臺轉,雖然已經五十四歲,眼角和嘴角都有了許多皺紋,但即便穿着樸實的藍布褂子和灰色褲子,卻依舊難掩美人的風韻。
沈玉蘭年輕時候因爲不願意聽從家裏的安排嫁入當地的“禮教名家”,逃婚去了申城,後來在那裏和一個青年產生了感情,有了沈俊平。
在三十年代,一個人可以毫無緣由的失蹤,或許是回了老家,或許是參軍,或許是出國,沈玉蘭有了身孕後,那人就不見了。
到了一九四零年,沈愛立出生,也沒有人知道沈愛立的父親是誰,早幾年的時候,沈玉蘭在申城、樂城,四八年到了漢城,就開始在南華醫院工作。而年輕的時候,沈玉蘭和民黨許多高官家屬來往頗爲密切,比如愛立就在早已逃亡海外的曾家住了五年。
雖然沈媽媽的兩段情感都不順利,但對兒子和女兒卻付出了很多心血,“愛立”的名字也寄託了沈媽媽對原主的期待,希望她自立自強。
顧如一邊啃着桃酥,一邊回憶着書裏對原主媽媽的相關描述,原主媽媽的社會關係和人生履歷後來也被有心人扒出來,在氛圍緊張的十年中,也被劃爲左邊的對立派,但是還是要晚些,現在當務之急,是先解決原主的日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