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1970年 (第1/8頁)
半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國棉一廠預備成立革命小組的事,很快就在廠裏宣傳開,宣傳單還是章序瑜寫的,明確規定革命要符合中央新發放的《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裏頭的精神,在八小時工作之外搞革命,爲了提高門檻,要求入選人員必須是廠裏的先進生產分子、勞動模範和出身“紅五類”家庭。
齊煒鳴是組長,李柏瑞和工會的孟小蔓擔任副組長。
齊煒鳴來問愛立是否要加入的時候,愛立拒絕了,和他道:“師傅,我也不瞞您,我算不上‘紅五類’,我媽媽建國前在國統區工作過,我哥哥戴過□□的帽子。我當時能入黨,完全是劉書記照顧。”
齊煒鳴點點頭,“劉書記確實是個好人,”又問愛立道:“那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愛立倒也沒藏着掖着,如實道:“師傅,我們部門的金宜福、林青山都挺好的,他們以前當學徒的時候,都挺不容易,但是和工人們打成了一片。另外,車間工人是不是也要選幾個?”
齊煒鳴回道:“當然,工人是主力軍,不然大家都不會服氣。”他也聽出愛立的話音,越是先前在廠裏受壓迫的,這時候越要擡出來。
這次談話過後,不到一週,國棉一廠的革命小組就正式成立了。在1967年3月,國棉一廠革委會成立之前,負責領頭和維持了國棉一廠的革命工作,齊煒鳴儘可能地將批判控制在對個人品行和業務能力兩個方面,嚴厲禁止了武鬥。
但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大環境對國棉一廠的影響還是挺多,首先是人事調動上的變革,許多人因爲出身問題,無法擔任更重要的工作。其次是機構的改革,隨着劉葆樑書記被批判以後,黨委組織已經完全癱瘓,9月底的時候,愛立又得知工會也要停止一切活動。
這個消息,她是從孟小蔓口裏得知的,彼時愛立剛湊了三張布票,拿過來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