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文完 (第2/12頁)
半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筆錢,當初他們夫妻倆預備花出去的時候,就沒準備收回來。
信寫好以後,按照原來信封上的地址,寄了回去。
十天以後,愛立又收到了俞老先生的信,表示他準備給老家俞家坳購買一輛拖拉機,以感謝鄉親們對老姐姐的收留和照顧之情,說還給愛立夫妻倆寄了一份禮物,是她姐姐留下來的,他覺得這些東西,送給愛立夫妻倆更合適一些,希望他們注意查收一下。
愛立順道就去郵局問了,今天確實到了一份她的包裹,並不是很大,愛立原本猜是一些書籍。到家打開一看,發現是一個綠玉小烏龜和一個翡翠式樣的小茶壺,用報紙和棉花仔細地包了好幾層,這大概是俞老師曾經鍾愛的小玩意兒,一直帶在身邊。
樊鐸勻拿過來仔細看了一下,“像是有些年頭的東西,這種應該留給她後人的,既是紀念,也是一份傳承。”
愛立嘆道:“也許她的後人至今都沒去俞家坳,不然這東西應該早就被拿走了。”俞老師是有一雙兒女的,只不過那個年代和她斷絕了關係,按常理來說,這對子女很不孝,但是退一步說,人處在動盪的時代中,可能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畢竟那是生養他們的母親,就這樣孤零零地在一個山坳裏去世了。俞老師曾在信裏和她說,她覺得自己像在坐山牢一樣。一個學貫中西的老人,滿肚子學問,卻只能對着尚未開蒙的孩童,哼唱幾句童謠。其中的辛酸和苦澀,愛立都覺得有些於心不忍。
但是按照政策,那些年俞老師是不能離開俞家坳的,就是去公社上剪個頭髮都不行,更別提把她接出來了。
愛立看着這一對小物件兒,心裏有點爲難,和鐸勻道:“還是不留吧?以後俞老師的兒女得知東西在我們這,可能會有糾紛。”
鐸勻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先留下吧,俞老先生一番盛情,我們要是再退回去,他怕是真就給我們寄錢來了。”頓了一下又道:“我們再給俞老先生去封信,如果俞老師的後人想要,就來咱們這裏拿。最近各地還有十年的展覽館,我們也可以捐到那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