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不對,這個過程當中是一定會出現改良政策讓人類組織不斷適應客觀環境的,就比方說是部分提前的引入非營利性收益來源,對,就比方說是我之前不成熟的國家花錢買人民的健康身體,用金錢鼓勵人民運動之類的。
對,沒錯,在此之外還有可能是讓渡收益權,舉個例子一個自然人獲得幾臺機器的勞動收益之類的。
不對,這些又都是建立在了人類已經成功的解決掉了“資本”這一人類社會發展道路上過渡產物之後的事情了。
我真正憂心的是人類消滅“資本”的過程,他如何開始,如何發展,如何結束,應該是這樣纔對。
首先資本本身內部便存在有足以導致他內部崩潰的內因,即以利益爲驅動的交換行爲的不可持續,這個概念就有點像是熵增,消費品就像是內能,他只在兩方出現有內能差時,單方向的從高內能的區域流向低內能區域,而不會反向流轉,正如資本從不會做虧本生意,一定會尋求各種意義上的價值交換一樣。
所以當所有地區都有着獨立生產消費品並自我滿足的能力時,即出現了熱力學的“熱寂”假說,當所有地區的消費品生產都被基本滿足之後,價值之“差”就不存在了,當然我知道對於一些消費品來說,因爲稀缺性的存在這不太可能,但起碼對於另一些消費品來說起碼在我死之前應該是可以看見生產力“熱寂”的(我這麼說會不會太保守了?)。
而因爲“價值之差”不存在了,這一部分消費品的“利潤”就不存在了,資本也就不再會有進行相關業務的主觀驅動力。
這正是我理解當中以利益爲驅動的市場交換形式的自我潰滅的內因。
但在現實情況中資本往往又會以各種手段來人爲地干預“生產力熱寂”的出現,比如像是茅臺一樣給自己的產品講故事,人爲地創造出來稀缺性溢價的小聰明,又像是直接對外挑起戰爭,人爲地消滅某一地區的生產能力,創造出來消費品需求缺口,通過砸碎鄰居玻璃的行爲去促進玻璃行業的發展。(玻璃行業這是一個經濟學的小小思辨,大意就是討論通過毀壞帶來的需求能夠算作是良性的產業發展巴拉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