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蜀泮神色鄭重地向贏垚詳細彙報,在那遙遠的白龍尾島附近千里長沙及萬里石塘曾母暗沙一帶,竟然不可思議地出現了宛渠之民。
聽聞此消息後,贏垚和蜀泮懷着滿心的好奇與期待,一同匆忙前往。
在那充滿神祕色彩的世界裏,贏垚和蜀泮逐漸瞭解到了許多令人驚歎不已的事情。他們知曉了宛渠國的人所擁有的神奇交通工具——“淪波舟”。這奇特的“淪波舟”宛如夢幻般的存在,不但能夠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中自由穿梭,如靈動的魚兒般暢遊,還可以不可思議地在空中翱翔穿行,其速度之快,恰似流星劃過天際,轉瞬即逝,只留下一道令人驚歎的光影痕跡。
宛渠國的人還掌握着一種極爲特殊的能量物質,當這種物質與玉隕石完美結合之後,更是展現出了令人咋舌的奇妙之處。按照宛渠國的人的說法,僅僅只需那如粟米般大小的一粒,便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瞬間讓整個廳堂都被光輝所映照,明亮無比。倘若將其丟入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之中,那將會引發極其震撼的景象,只見那小河中瞬間翻騰起洶湧的沸沫,這沸沫沿着河流奔騰流淌,竟能綿延數十里之遠,彷彿一條奔騰不息的白色巨龍。而且,宛渠國的人似乎都受到了特殊的眷顧,他們都擁有着極爲長久的壽命,彷彿歲月的流逝在他們身上變得極爲緩慢,讓他們得以在時光的長河中悠然漫步,見證着無數的變遷與奇蹟。贏垚和蜀泮在聽聞這些之後,心中充滿了震撼與對這個神祕國度的無限好奇,他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了“淪波舟”在空中和海中疾馳的畫面,以及那神奇能量物質所散發的璀璨光芒和引發的驚人場景。
在那神祕且充滿奇幻色彩的特定情境之中,贏垚和蜀泮的雙眼瞪得極大,滿臉皆是難以置信、匪夷所思的神情。定睛望去,只見前方不遠處,那一直存在於傳說之中的宛渠之民正邁着緩慢而又沉穩的步伐緩緩走來。他們是乘坐着那奇特無比的螺舟抵達此處的。那舟的形狀恰似一個巨大的海螺,奇異獨特到了極致,更爲令人驚歎的是,它竟然能夠悄然無聲地沉行於深不見底的海底,而周圍的海水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浸入其中絲毫,當真不愧其“淪波舟”這響噹噹的名號。這些宛渠之民,他們的身形簡直超乎想象地高大,其體長足有十丈之巨,身上精心編織着各種各樣鳥獸的羽毛,通過這種方式來巧妙地遮蔽自己的身形。贏垚和蜀泮的心中此刻既被強烈的震撼所充斥,又有着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濃厚好奇,他們猶如石化了一般呆呆地站在那裏,就這樣與這些宛如來自天外的“外星人”般的宛渠之民面對面,如此近距離地進行着親密接觸。一′時間,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住了,時間也似乎在這一刻戛然而止,唯有他們彼此之間那複雜且難以名狀的目光在不斷地交匯、碰撞,彷彿在娓娓訴說着這一場跨越時空與物種的奇妙相遇,其中的玄奧令人沉醉其中,思緒萬千。
贏垚和蜀泮在與宛渠之民面對面後,宛渠之民對他們的到來似乎並不感到意外。其中一位宛渠之民走上前1來,用一種奇特的語言與他們交流,雖然1聽不懂,但通過手勢和眼神,贏垚和蜀泮大致′明白了宛渠之民想要帶他們丫去一個地方。懷着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他們跟隨宛渠之民登上了那神奇的螺舟。贏垚和蜀泮正與來自宛渠國的民衆交談着有關天地初開之時的情景,他們的瞭解程度彷彿是親自親眼目睹了一般。那名叫白雲的宛渠之民在年少的時候便能躡足虛空而行,每日都能遨遊萬里之遙,待到年老之時更是能夠安然端坐而看見天地之外的諸多事情。在宛渠國,他們是以萬歲當作一日來計算時間的。那裏的風俗大多時候都籠罩着陰沉沉的霧氣,然而一旦遇到晴天,天空就會豁然間開裂,屆時會有神祕的玄龍和烏黑的鳳凰從天空中飛旋而下。
在寂靜的夜晚,贏垚和蜀泮正與那神祕的宛渠之民進行着交流。周圍一片昏暗,然而他們點燃了那些來自燃山的奇特石頭,以此來延續日光。這種石頭出自燃山,那裏的土石都自身散發着光亮,清澈而耀眼。輕輕敲擊這些石頭,它們便會輕易地破碎,其形狀猶如粟米一般。僅僅一粒這樣的石頭,所散發的光芒就能輝映整整一個廳堂。據說往昔炎帝開始改變生食的習慣,就是使用的這種火。如今國人將此石進獻給了他們。甚至有人將這種石頭投入到溪澗之中,頓時便會有沸騰的泡沫流淌至數十里之遠,人們將那片水域命名爲焦淵。宛渠之民的國家距離軒轅之丘有十萬裏之遙,少典之子在首山採集銅礦,而後將其鑄造成了巨大的鼎。宛渠之民先是望見那個國家有金火之氣在湧動,便快速奔過去查看,到那時,三個大鼎已然鑄成。後來又見到冀州有奇異的氣息,感覺應該有聖人要誕生,果然有慶都生下了堯。還曾見到赤雲進入了酆鎬和秦始皇對話,急忙奔過去查看,果然有丹雀帶來瑞昌的符兆。”在那莊嚴肅穆的宮殿之中,秦始皇高坐於上,鄭重地召見了宛渠使者。只見那宛渠使者昂首挺胸地走進殿內,與秦始皇相對而坐,二人竟相談甚歡。
宛渠使者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着,其言論之新奇、見識之廣博,讓在場的文武百官皆驚得莫不瞠目結舌。只聽他說道:“兄弟我在年少之時便已能夠騰雲駕霧,一日之間可行萬里之遙。然而如今老矣,也只能乘坐那淪波舟在各處溜達溜達罷了。不過,這古往今來、天地玄黃之事,兄弟我都能略知一二。”
大秦的博士衆多,且個個都是博學多才、出類拔萃的俊傑之才,他們一聽這宛渠使者如此誇誇其談,心中紛紛湧起不忿兒之意。其中一大博士怒喝道:“泰山可不是堆起來的,黃河也不是推出來的!你這等番邦小民,仗着自己身材高大些,就膽敢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如此大言不慚?我且問你,你們這宛渠國究竟在何處?”那“大個兒”使者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從容答道:“兄弟我的邦國位於咸池之外九萬里之處,乃是日落之地!”二博士緊接着接口道:“你那小小的番邦,可懂得曆法嗎?”使者聞言大笑起來:“我國以一萬年當作一天,僅僅是彈指一揮間,這人間便已歷經滄海桑田之變!”三博士嘲笑道:“哈哈,真是把牛皮都吹破了天,這又能有何益處?那貴國可有何獨特的風土人情?”使者從容說道:“是不是吹牛,陛下自會明辨其中道理!不過說句實在話,我國的天氣着實不怎麼樣,多是陰雨濃霧,但一旦遇到晴天,天空就會裂出一道縫隙,那情景猶如江漢倒掛於蒼穹之上!更有玄龍黑鳳在其中飛舞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