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曦說:“‘衆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爲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這真是把我們的問題剖析得很深刻。”
贏垚感嘆道:“是啊,煩惱往往就源於這些妄心和貪求。”
王離說:“‘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讓我們看到了不能剋制這些的後果。”
驚鴻說:“所以我們要努力保持清靜,避免陷入這樣的困境。”
李道江總結道:“大家說得都很對,《清靜經》蘊含着無盡的智慧,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體悟和踐行。”
衆人紛紛點頭,繼續沉浸在對經文的深入探討之中,每個人都彷彿從這些話語中汲取到了力量和啓示,他們決心在今後的修行和生活中,更加堅定地追尋清靜之道,向着更高的境界邁進。這時,贏垚又開口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我們真正領悟了道,就能一直保持內心的清靜呢?”
李道江微笑着回應道:“贏垚啊,正是如此,領悟了真道,便能達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清靜狀態。”
王離接着說:“‘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這段讓我們瞭解到這經的來歷非凡啊。”
驚鴻感嘆道:“是啊,歷經這麼多仙人的傳承,可見其珍貴和重要性。”
歐盧說:“‘上士悟之,升爲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層次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