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玩成書一開始也不是一個不守規矩的人,他從16歲參軍到由部隊保送參加高級技校學習開始,就一直在體制內幹到退休。幾十年的照章辦事,已經把他馴化得習慣性依靠組織。過去每次遇到大事情,他都習慣召開家庭會議來商討解決辦法。
但現在由於大兒子玩偶遠在重洋那邊,老婆譚桂蓉又同牀異夢,小兒子玩庸腦袋不好使。家庭會議對玩成書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每次一想起兒子玩成書就五味雜陳,兩個兒子帶給他的分別是歡樂和痛苦。而且兩個兒子的智商也相差得實在太遠。
因爲玩成書曾經是軍人,貌似軍人這個職業對孩子的降生,有着與平民完全不同的意義。特別是大兒子出生於60年代中期,取名爲偶,結合當時偶然發生的歷史事件,證明玩成書對大兒子有着無限期望,也證明玩成書曾經很有使命感。他把老婆的愛勻出了一大半,傾注給了給他帶來無限歡樂的兒子。
但是,命運卻不願給玩成書獨寵玩偶的機會,僅僅過了幾年,另一個兒子非常不合時宜地頑強降生。
說玩庸不合時宜的頑強降生,是因爲譚桂蓉採用了當時可以採用的全部避孕措施,也沒阻止住玩庸的到來,造成玩成書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受到了組織處分。
在小兒子身上,譚桂蓉傾注的心血明顯要比對大兒子來得更多。原因是她覺得對玩庸有虧欠。用醫生診斷來描述,那就是“因過量使用激素類藥品,造成胎兒的大腦發育受到刺激使某些功能受損”。
譚桂蓉認爲大人造的孽不能讓孩子獨自承擔,以至於真如民間的說法,【誰愛得多孩子就像誰的多】。兩個兒子的長相,也恰好大兒子朝玩成書多一些,小兒子朝譚桂蓉多一些。
哥哥玩偶,早年因高考失敗就浪跡社會,從小就護着還在讀書的弟弟玩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