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落碧火的連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華東望着欣怡走出去的背影,內心有些震撼。心想,金都市居然還有這麼漂亮的女孩,儘管這個叫欣怡的女孩從進門時就沒有露出過一點笑容來,但是,這種矜持更給人增添了一種神祕的美感,清新脫俗,韻味十足。而且,那件白色素花揹帶連衣裙勾勒出的玲瓏有致的身材、圓潤粉嫩的臉蛋上鑲嵌着的櫻桃小嘴、精緻秀氣的鼻子、清澈明亮又充滿靈氣的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以及一頭烏黑髮亮的秀髮,只要看一眼,就會讓人朝思暮想……趙華東想着想着,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然而,欣怡不會知道跟趙主任的第一次見面,就會被這個趙主任惦記上。對於一個剛剛走出校園參加工作的年輕女孩來說,就是儘快地做好自已的工作,不要惹的領導不快就是最大的幸運,當然,能得到領導的肯定更好,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人們在生活打拼中皆有的想法。
上班之後,欣怡聽父親的話,就住在了單位宿舍。
宿舍是單位的集體宿舍,四個人一間,是一座建於八十年代的筒子樓,也是菸草公司統一的集體宿舍樓。當然,各部門是分開來的,比如一二層是生產工人居住的,三四樓則是行政部、營銷部、市場部等各部門職工居住的。住在這裏的,大部分是單身職工,也有一些是帶了家屬來的,一家三四口擠在十個平米左右的房間裏,鍋竈就擺在門口處,中午或晚上的時候,一進到裏面,就會聽到鍋碗瓢盆摻雜着滋滋的炒菜聲以及腥、羶、焦、香等各種味道從走廊裏飄過來,一幅充滿人間煙火的樣子。
欣怡是在金都市郊區長大的,對這些談不上有多熟悉,但也說不上有多陌生。上小學中學是母親做飯喫,大學的時候喫學校食堂,到了這裏,單位也是有食堂的,儘管小時候母親教會了做飯,但她不會在這裏做飯喫,因爲太狹窄。雖然自已不做飯,但是對這充滿人間五味的生活卻有了一種新鮮感,大概是源於對文學的喜愛,以致讀了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既耕亦已種,時還我讀書”、“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等之類的詩句吧,對田園生活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因此,在這裏遇見時,她就與陶淵明筆下的田園詩做了個映照,感覺這是城市裏不同於鄉村的另一種田園生活,一時觸動了那顆文藝心,便在一本《讀者》雜誌扉頁的空白處寫了一首小詩:
身居筒子樓,每日過長廊。
午時黃昏裏,鍋碗瓢盆響。
一日三餐食,五音奏絕唱。
烈火蒸煮烹,飄來五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