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落碧火的連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後來郭永昶在村小上五年級的時候,跟着父親一起去村上的商店裏買東西,碰上一個鄰村的人問父親,這孩子就是你放羊的時候背大的那個孩子嗎?
父親笑着點了點頭說“是”。
那人聽了之後,有些感嘆地說,“沒想到這孩子這麼大了,真是不容易啊”!接着那人看了看郭永昶說,“孩子,你爸拉你不容易啊,要好好地待你爸。”
可能是父親自小缺失母愛父愛、加上自小沒有人說教的緣故吧,不怎麼懂得人情世故,性格雖然溫和,但脾氣有些暴躁,而且做人做事一直愛較真,從不屈膝媚顏,阿諛奉承,不止如此,有時候還會破口大罵,因此,得到了地方老爺們很多的“關照”,凡是公共政策受益的好處,全被排除在外。因此,郭永昶也多次勸過父親甚至頂撞。可是父親總是說我不偷人不搶人,也沒幹過壞良心的事,我看着不公平的事就要罵,我不等不靠不要,給不給咱們都無所謂,人活着還是要靠自已,讓我求爺爺告奶奶地去巴結他們辦不到。
想到這裏的時候,郭永昶就想着給一生苦命的父母親買些什麼東西好,想了一陣後,到各個科室轉了一圈就去了金都廣場北面的華聯購物超市了。
臘月二十六,郭永昶和妻兒回到家裏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左右了,快到門口時,在車燈照射中,郭永昌看到父親在門前的地頭上看着自已回來的方向站着。一進家門,母親就將燉好的肉端了過來,一家人坐在炕上,圍着炕桌有說有笑地開喫,不怎麼喫肉的母親中間高興地說,“人多了喫飯就是香”。
郭永昶大家記憶中,鄉村過年時,一般大年初一不走親戚,只是在家族裏爲長輩們磕頭行禮拜年。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頭不磕了,但兄弟們還是相互走走的,看看家裏的長輩們。
這年,遷移到敦煌的叔伯哥郭煒昶一家也回老家過年。郭煒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遷移到敦煌之後很少回來,所以難得一見。這次見了,自然就有說不完的話。從小聊到大,從老人聊到各自的家,再聊到各自的孩子。
說到孩子的時候,自然就有了說不完的話題,從孩子的聽話不聽話、頑皮淘氣到學習,學習的時候,兩人都有些無奈,因爲兩個人的孩子有一個共性,就是不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