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簾西風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關於關帝顯聖的事,大多出於唐人筆記,史料並不可考。
然而,張大鼻子卻從破敗的關帝廟中發現了線索,經過多年研究,最終在附近一家村民的豬圈裏,找到了當年修建關帝廟時候留下的石碑。
可惜的是,千年的時光讓碑文的字跡模糊不清,而且石碑也被毀成了三截,其中一截至今尚未找到。儘管如此,殘缺的碑文仍舊可以證明這段傳奇的歷史。
根據碑文記載,唐軍滅高句麗後,凱旋而歸,行至兀骨嶺,李積率薛仁貴以及衆多將領登山祭拜關帝,並出資建造了一座關帝廟,並立碑爲證,將兀骨嶺改名爲關老爺山。
同時,他還在老爺嶺一帶發現了大量古代軍事遺蹟,都做了詳細的考證和標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之間,關老爺山被叫成了老爺嶺,而那段歷史的榮光也被時間所湮沒,以至於現在無人知曉了。
文章的最後,還詳細列舉了所有史料的出處,並附古今地圖以對照,另外,那殘缺的碑文也被記錄下來。
看完文章,林海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黃嶺有很多民間傳說,大多與評書《薛仁貴東征》有關,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在圖書館裏,還翻看過清代光緒年間和民國時期的縣誌,縣誌中對黃嶺縣的由來也沒有做過多的記載,只說是從明末開始,中央政府在此設立衛所。可張大鼻子的這篇文章,卻將黃嶺縣的歷史推至唐朝,實在令人歎爲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