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明、雷鳴、陳亮受濟公指引向北行走不久後,三人發現濟公不見了蹤影。他們定睛一看,只見前方樹林中,華雲龍正與一位身材高大的人物相對而立。這位壯漢身高一丈,頭顱碩大如麥鬥,頭戴黑色六瓣壯士巾,身披皁緞色箭袖袍,腰纏絲鸞帶,內穿單襯襖,腳踏薄底靴。他的面色黝黑如鍋底,濃眉大眼,鼻樑挺直,口型寬闊,手持一條沉重的四楞鑌鐵鐧。楊明仔細辨認,此人正是絳豐縣出身,名叫陸通。
陸通生性魁梧,父親早年去世,由母親王氏獨自靠針黹手藝維持生活,家境貧寒。十六歲的陸通雖已長大成人,卻對人情世故知之甚少。一日,王老太太對他說:“兒啊,你也到了該自食其力的年紀了,但你既不會挑擔,又不能提籃,我也逐漸老去,你打算如何謀生呢?”陸通聽後滿不在乎地回答:“放心吧,我會去找辦法的。”隨後出門而去,沒過多久帶回了二斤餅,對母親說:“娘,您喫吧。”
王老太太看着餅,詢問來源,陸通道:“剛纔我在外面看見一個小子拿着餅,我就過去打了他一巴掌,把餅搶了過來。”老太太聽聞,不禁責備道:“你這個孩子,怎麼能這麼混賬!國法森嚴,法律明確,你在大街上公然搶劫,若被官府抓到,那還了得!從明天起,不許再去搶了。”然而,陸通本性魯莽,習慣了強搶他人財物,不論對方是誰,只要見到便搶。由於他天生神力,無人敢惹,漸漸地人們都避着他。
有一天,本地一位樂善好施的富紳吳孝廉目睹了陸通在其店鋪前搶奪東西,便出言制止,並欲將其送交官府治罪。這時,旁邊一位善良的老者提醒吳孝廉,說陸通是個憨直之人,家中只有年邁的母親相依爲命,生活艱難,儘管行事魯莽,但他極爲孝順,搶奪所得都是爲了奉養老母。吳孝廉聽聞陸通乃是一位孝子,深感敬佩,於是喚過陸通,詢問其姓名,陸通答曰:“我姓陸,名通。”
吳孝廉接着告訴陸通,以後無需再搶奪,每天可以到德裕糧店領取一吊錢,用以維持母子倆的生活。陸通聽後欣然應允,稱吳孝廉爲“好小子”。儘管陸通言語粗魯,但吳孝廉因其孝心可嘉並未計較。自此之後,陸通每日領取一吊錢,買來食物先供母親享用,剩餘的自己喫掉。
某日,陸通在家喫完飯後,拿起家中的一條鐵棍,到山中游玩。恰巧碰上二十一家獵戶合圍狩獵,捕獲了不少獐貓野鹿。陸通見狀,不由分說將所有獵物盡數打死並挑起帶走。獵戶們追趕上他,指責他搶奪他們的獵物,陸通卻蠻橫地說:“這些野獸爺爺我要拿走,你們誰有本事搶回去算誰的。”獵戶們試圖與他較量,但皆非陸通對手。
大衆束手無策,只得放棄陸通。陸通便開始挑着野獸四處售賣。他並不懂得行情,只要有人給錢,他便願意出售。得錢之後,他就不再前往糧店索要那一吊錢。他每天深入山中,捕獵野獸,令其他獵戶都對他避而遠之。
獵戶們聚在一起商議:“陸通天天攪擾我們,我們得想個辦法。不如我們每天給他一吊錢,讓他幫我們打獵,這樣他就不會搶我們的獵物了。”於是,當再次遇見陸通時,他們便提出了這個建議。陸通欣然接受,每天拿着這一吊錢回家,爲母親購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