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一段時間,石宏忙着將自己的煉刀技藝傳授給鄉鄰,他本人則打造了數十柄寶刀,盡數捲了出去。
得他傳授的村民們,雖然技藝遠遠比不上石宏,但是卻也能夠打造出普通軍刀水平的作品了。技藝提升需靠苦練。石宏也正是因爲不眠不休的連續錘鍊,纔能有今日的技藝。
張秀才這個準丈人,卻在忙着籌備“昌安鑄院”的事情。
昌安兩字,既有昌樂安定的吉祥寓意,又在“昌海縣”和“陳之安”兩個名字之中各取一字,一語雙關,張秀才對這個名字頗爲自得。
他親自捉刀,做了一篇賦,不外乎對陳之安歌功頌德,這篇文章,別說用傅搏虎的標準來衡量了,就算是用石宏的標準來衡量,也只能算是馬馬虎虎。但是勝在簡單易懂,村裏人一看就明白,陳之安倒也滿意。
最近這一陣子,陳之安也過得相當順心,傅搏虎這一柄懸在頭上的鍘刀拿掉了。石宏的寶刀可是奇貨可居,陳之安不傻,僅僅上繳了一柄,立刻在兵部引起軒然大波,諸多將軍你爭我奪,最後落在了小震波將軍文舒勇手中。
那些沒撈着寶刀的各自施展神通,打聽到了寶刀來處,紛紛派人上門相求,昌海縣附近的幾個衛所的千總,也是想方設法,拐彎抹角的託了關係來求陳之安。他一個小小的知縣,何曾受過這等禮遇?飄飄然之下,自然對下月村,對石宏倍加重視,三天兩頭往下月村跑,石宏有什麼要求,不問對錯一律答應。縣衙裏的皁隸們開玩笑,老爺在下月村的時間,反倒比在姨太太的被窩裏還多。
下月村的名聲也漸漸傳了出去,不少兵器商人也雲集下月村,想方設法的要從石宏手中購買一兩件神兵利器。小山村的寧靜就此被打破了。
這一天,村子裏來了兩名商旅打扮的中年人,一男一女,氣度非凡,一看就是做大買賣的人。
男的生的虎背熊腰,高大魁梧,臂膀厚實,顯然有一身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