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天子明面上待蕭沁瓷不過平平,誰也看不出他的心思,他難道也會顧慮後者的身份嗎?
太后先入爲主的覺出了皇帝心思,此後處處留意,便覺也不是無跡可尋。
平宗的舊人都去了方山和南苑,只有那位沈淑妃因是新帝表親,皇帝特許她不用遷宮,仍留在太極宮內。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皇帝似乎沒有注意到蕭沁瓷所居的清虛觀就離着西苑不遠,若說疏忽總不至於二十四衙門的宮人都疏忽了去。
再有,即便是太后不曾吩咐,殿中省也不曾薄待蕭沁瓷。四時的鮮果、布料、冰塊和銀炭,清虛觀都不曾短缺過,也不曾聽說蕭沁瓷受過輕慢。宮裏素來是捧高踩低的地,連她這個太后因着不是皇帝生母也沒少碰過軟釘子,蕭沁瓷卻能順風順水。
最後叫她確定的還是皇帝看蕭沁瓷的眼神。
宮中一年到頭宴飲不少,除夕、元宵、春獵、端午……皇帝不喜繁瑣,講究清靜無爲,如非必要不肯設宴。即便如此宮裏一年下來還是有幾場大大小小的宮宴。中宮無主,太后又只有個空銜,宮宴籌備都是宮闈局和內侍省的事。太后留心之後才發現,每次宮宴他們都會爲蕭沁瓷設上席位,同先帝嬪妃坐在一處,又把位置安排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
但皇帝在御座上對殿中景象一覽無餘,即便是偏僻角落也能盡收眼底。況且無論臣工還是女眷,等閒都不敢直視天子,除了太后。
或許連蕭沁瓷自己都沒有發現,皇帝的目光總是停留在她身上,或是輕輕一碰,或是短暫的凝望。時間都不長,快得讓人疑心是自己的錯覺,但即便是那極短暫的一瞥裏,皇帝眼底濃墨重彩也絲毫不減。
皇帝的眼神總是冷淡威嚴,只有在看着蕭沁瓷時會在眼底燒起一場大火,頃刻燎原,但又很快將那火層層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