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喫香菜趙員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道德經中的話,美與醜、善與惡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拿現代哲學觀點來解譯就是“事物都是一分爲二的、對立統一的
陳青拿來現學現用,不過這個世界好像沒有道德經。
陳青的觀點讓所有人耳目一新,善惡本一體,善惡的分辨是基於人們的共識和認同,而不是客觀存在的本質屬性。
拓跋俊微微一笑,隨後拋出了下一個問題。
“那陳兄認爲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陳青沉思了片刻道:“這個問題前幾日白鹿書院的兩位師兄討論過,人性本無善惡,人性的本質只有趨利避害,善行惡行也都基於此而產生。”
“陳兄此言大謬,我認爲人性本惡,如果陳兄認爲人性無善無惡是對的,那聖人爲何還要以仁義教化萬民,國家還要以法律約束萬民,這不就是爲了約束人性中的惡嗎?人生來就有惡的本性,所以才需要教化,規範,約束,使之轉化爲善。所以惡是天生的,善才是後天培養得到的。”
“拓跋兄是在偷換概念,你所說的惡,在我看來,是人本身的慾望,與生俱來的慾望,不能稱之爲惡。慾望如火,火能取暖,可以照明,可以烹製食物,也會釀成火災。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定義火是善還是惡,火就是火,無關善惡。”
陳青頓了頓繼續道:“慾望本就無關善惡,慾望的無節制擴展才會產生惡,人們用法律,道德約束這些過多的慾望,就是棄惡揚善,拓跋兄,您覺得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