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了一時意氣而發生的毆鬥,怎麼看都有點滑稽。
換作是在東北威瑟斯龐神廟中,光是維安大薩滿齊丹大人穩坐冕座之上,一個眼神中透露出的莊嚴,就已經足夠壓制住任何神職人員,但今天的戰神廣場上,維安大薩滿有五個之多,主祭也有三位,無論什麼東西一旦氾濫就會變的不值錢,官位也是一樣,劉震撼和王子殿下的打鬥一時之間居然沒有一位主祭或者大維安能夠喝止信,眼睜睜地打成了一團。
鼓掌、口哨和叫好聲此起彼伏着,可見這些參加奧林匹克錦標賽的祭祀們,也未必都是善茬。
公然嘯聚鬥毆雖然在王國法律中明文禁止,但是好鬥幾乎是所有比蒙的天性,祭祀們也不例外,看到這一幕當然得喝彩助威,尤其佔了上風的還是自己人。
在跨下戰牛座騎,應王子殿下的命令去驅趕攤販時起,犛牛騎士們就將雙刃巨斧掛在鞍鉤上,當一幫民間武士主動向自己衝過來時,犛牛重騎兵有點意外,沒想到一幫土包子這麼有血性,居然真有膽量圍攻正規軍。
雖然這些土包子的身材也挺健碩,犛牛重騎兵們倒也沒有太過在意,對於這些武技純熟的精銳騎兵來說,打架鬥毆和喝水喫飯一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身穿重甲的王牌軍團的精銳,怎麼着也不會輸給雜牌。
重裝騎士一向眼高於頂,加之又是和一幫民兵打架。所以這些犛牛重騎兵們作出了一個委愚蠢的決定,他們居然沒有拔出自己地佩劍,而是決定用自己戴着鐵手套的拳頭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民間武士。
這個看似驕傲,實則白癡的舉動,讓布爾重裝騎兵一個照面就倒下了一半,這個過程快的連犛牛騎士們的反應時間也沒有留下。
比蒙王國之中,道格族獒人塊頭並不算非常高大,但是他們是天生的鬥士。勇猛而無畏,即便是強大的萊茵獅人對陣獒人鬥士,心裏多少也會發憷,翡冷翠地獒人戰士,數量幾乎是犛牛騎兵的一倍,以一對拳頭想和兩個手持鐵棒的獒人對打,就算聖凱路族的袋鼠拳王也沒那本事,更別說一眨眼又冒出了四十八個河馬大塊頭、三個彪人武士和一個猛獁大力士,以三比一的兵力配比。又是赤手空拳,如果不是這些犛牛重裝騎兵的甲冑還算堅固,五十個犛牛騎兵估計現在就全躺在地上哼哼了。
措手不及歸措手不及。犛牛重裝騎兵們到底也是精銳中的精銳,迅速地作出了反應,沒被打倒的騎兵們,三五成羣背靠背聚成了一個小型的戰鬥組合,迅速抽出重裝佩劍,形成了一個互相響應地戰圈,從這一點來看,戰神之鞭的軍人當真是不負盛名。如果換作其他的牛頭人戰士,這時候早進入半狂化,一團散沙般紅着眼去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