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紙老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弓手!射擊準備!”前排強弓手都拋射出兩波箭雨後,後面的正弓手纔開始硬弓瞄準。
所謂正弓手,聽起來好像不錯,但實際上就是隻能用六七鬥弓的弓手,他們沒有能整齊跟隨響箭齊射的本領,射術也相對差一些,所以只能等着敵人靠近後纔會發矢。
喀喇汗騎兵的衝鋒並不是人挨人馬擠馬的陣型衝鋒,他們玩不轉這種高端戰法,而是呈分散的蜂窩狀衝鋒。
這樣能在遠離敵軍步兵陣地的時候少受箭矢傷害,畢竟馬弓射程和力度都不能跟步弓比,衝鋒的騎兵,註定要先挨幾輪弓箭。
而當他們靠近目標的時候,又會開始聚攏,這樣才能發揮出馬弓的威力,朝一個地區進行覆蓋射擊,比一通亂射要好得多。
不過,等他們靠近的時候,疊陣第二排的正弓手也正好開始朝他們射擊,於是雙方就隔着疊陣的長槍手開始了對射。
慘叫聲,怒吼聲,將隆隆的馬蹄聲就壓了下去,雖然正弓手隊伍開始不斷倒下人,但喀喇汗騎兵倒下的人更多。
一是披甲率完全沒法比,二是人的體積比戰馬小,總是能形成集中射擊優勢,戰馬則是在不斷運動的,很多輕騎兵根本都沒拋出箭矢,就被疊陣的弓手給射翻了。
張昭在喀喇汗騎兵密集人馬羣中,敏銳的覺察到了一個神射手,剛纔就是這個傢伙連續射出三箭,將他身後的三個強弓手給射翻在了地上。
引弓搭箭,張昭將手中的一石硬弓拉滿,五代至北宋時期,一石弓的拉力,約等於後世的一百二十五至一百三十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