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紙老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張昭花的這四十幾萬貫,他連一貫銅錢都沒掏,而是直接印的銀票,實際成本五貫錢都不到。
涼國特別是涼州經過這十年的發展,戶口繁盛,商路暢通,別說四十幾萬貫,四百萬貫的銀票,也能消化的下去。
這就是金融的魔力,張昭幾乎是用白紙變現了四十幾萬貫,結果不但沒有造成什麼損傷,反而因爲國子監三院以及大慈恩寺的建設,拉動了一大波的內需。
而且張昭這錢也不是亂花,比如修建保昭塔所用的赤紅金磚,實際上就是後世那種土窯燒的紅磚。
爲了把這玩意弄出來,張昭又搭上了大量的研發費用,到現在雖然使用成本仍然高昂,但卻是值得的。
因爲光用紅磚,也還是無法將四五十米高的保昭塔給壘砌起來,必須還要用到粘合劑,這就逼得涼州國子監天工院,不得不開始着力研究。
張昭最開始給出了水泥的大致方向,研究的也很順利,因爲水泥根本沒什麼難的,無非就是煅燒石灰石等玩意,然後注意配比而已。
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原因是太貴了,不提研發費用,光是煅燒石灰石,在這個煤炭開採困難的時代,耗費就是天價。
用木柴當燃燒物的話,恐怕把河西隴右都燒成沙漠也不行。